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称垂绥。蝉声长鸣更是悦耳动听,着一“出”字,便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款款而来。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是传统与自然的体现者,在陶瓷工艺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理念修养的提高。返璞归真、源于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并能把这种感受体现在陶瓷中,才能达到工艺与理念完美的结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观念性陶艺打破传统陶艺的审美标准而体现出唯美性,艺术家在注重个人体验和个人风格的同时,更多的考虑社会环境与自然的融合。
自然美是一种境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探索的过程。要让人感受到作品上所表达的情感,而这种情感需要去寻找,去体验的,就必须走进大自然中真真切切感受它,融入生活,通过看、想、思考,找到它的美直到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蝉-手工陶坊是由两个80后的年轻艺术家所创办的,位于江西景德镇雕塑瓷厂内。他们的陶瓷器皿主要以青瓷和白瓷为主,采用釉上及釉下彩绘手法,结合景德镇特有的影青釉及哑光白釉,经过1320度高温一次性烧成。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泛白,白里显青,具有胎腻洁白,透光见影,釉面莹润,色泽如玉等特征。它不象白瓷那样雅洁素净,也不象卵白瓷那样失透,牙白瓷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同于青瓷那样以青色调为主。但青白瓷也有因焙烧过程中,火候的控制、氧化还原气氛掌握不当诸多因素,而使产品呈现米黄色。据宋代蒋祈《陶记》中记载:“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土人货之者,谓之‘黄掉’。黄掉云者,以其色泽不美而在可弃之域也。”蒋祈所说的“黄掉”产品,就是青白瓷中所烧造不成功的炒米黄色瓷。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中国陶瓷史》在《景德镇与青白瓷窑系》一节中指出:“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但瓷质粗劣,造型和纹饰简略。从其造型与纹饰看,物华白瓷为主,兼烧其他釉色。造型有碗、碟、盘、杯、镇窑为代表烧制成功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
蝉-手工陶坊的作品继承了传统青瓷和白瓷的釉面温润如玉,光滑细腻等特点,并在器型设计与装饰手法上,融入了
现代设计元素,同时又不失宋人所追求的高远、静幽的禅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