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砖混结构设计实例如下:
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风荷载标准值0.4 kN/m2,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梁柱墙洞口的定义如上图所示。
楼板为130厚
预制板,梁柱的混凝土强度为C25,其余值从略。
现要求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抗震验算。
*作步骤如下: 依次执行PMCAD主菜单1完成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1) 进入如下界面:
(2)首先进行轴线的输入,对于规则的轴线网一般利用正交轴网来完成
(3)在菜单“楼层的定义“中完成墙,梁,柱,洞口的布置,其中“本层*“时必须设定的参数。
柱的截面类型如上图所示,选定截面后进行具体尺寸的定义,材料类别默认为混凝土 当柱的截面为L型或T型时,除了进行沿轴偏心,偏轴偏心外,一般尚应需要进行轴转角的设置,可在相应的文本框内输入相应数值进行定义 在进行洞口的布置是应注意底部标高的定义,只有门洞时0.00mm,窗洞口的底部标高应根据
建筑设计进行定义。
万一疏忽错误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重新修改,界面如下所示: 点击“本层*“定义层高,混凝土强度,钢筋的类别,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在“荷载定义“中进行柱间荷载,梁间荷载,等等定义,其中楼面恒载和活载的定义,主要是定义标准层的荷载,对于个别
房间的荷载还可以在后面菜单中进行修改,对于楼梯间的荷载可以先定义为楼面荷载,然后通过将楼板的厚度改为0,同时通过指定屈服方式,把荷载的传导至梯梁。
(4)在“设计参数“中定义:结构体系,结构主要材料,地震*,风荷载*,和绘图参数。
(5)对于含有多个标准层的结构模型,可以在参数设置前或后,进行多个标准层的定义,定义界面如下所示: (6)完成上面步骤后,可完成如此模型的定义(7)对上面各标准层定义无误后进行楼层的组装,如下所示: (8)最终模型如下所示 (9)退出“主菜单一“ (10)进入“主菜单二“结构楼面布置*,利用“预制板“进行预制板的布置,在没有进行该菜单时,结构的楼面是现浇板,当执行此命令时,预制板自动完成替换;利用“修改板厚“来完成楼梯间,楼面板的修改,将板厚改成0;利用“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 (11)利用“悬挑楼板“进行,雨篷板的定义,根据提示依次完成各步骤: (12)对于楼梯荷载向梯梁,的传力方式采用,将板厚改为0,在后续菜单中进行“导荷方式“命令的修改: (13)利用菜单“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在此定义圈梁的主筋,箍筋,箍筋间距,圈梁位置等等,同时也定义构造柱的配筋参数,砖混结构构造柱在建立模型时按普通框架柱输入,在完成 “画结构平面图“后,通过主菜单“画砖混节点大样“中重新生成选项来完成普通框架柱向砖混构造柱的转化。
(14)依次完成各标层的定义后,退出本菜单,进入主菜单三“楼面荷载的传导和计算“选择“
第一次输入“对楼面各房间的恒载,活荷载进行修正,应注意楼梯荷载的修正和导荷方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