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件
家居产品,它大约是5月中旬上市。在现有大众设计基础上增加、改良重要功能,并提升外观审美的精品,价格高出大众货价格2倍。市场需求方面,有需求,但不高。走小品牌路线。这些貌似也可以用来描述你的
收纳篮(洗衣篮?)。确认样品后至收货前,我们的期待值和乐观达到顶峰。呃,可能你这时的心情也是类似的,所以才会在知乎上提问。不过,我们当时的情况很不好。迅速被惨淡销量泼冷水。买家对它的评价还不错。从评论*措辞看,买家拿到手后会有发现它远超期待值的惊喜。但是,销量还是很低啊。从收件地址和买家近期购物记录分析,买家要么是收入较高的阶层,要么是正在装修新居,舍得花钱。换句话说,它不幸中了精品类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病。= = 其实我怀疑所有明显高于大众货价格的小品牌精品货都会这样。因为我们不善于产品营销推广,所以,销量低或许是市场营销不到位造成的。换成别人在卖,搞不好就是知名设计+爆款。你打算使用网络代销的方式铺货,我觉得这点很赞。当时我们有一些错误想法,一是认为品牌塑造比产品销量更重要,二是担心产品被山寨,三是过于相信自己创立的某小众新媒体对自家网络*的推动作用,所以。。。最大的败笔来了,这款产品只在我们全新的、信用为零的淘宝店销售。如果再来一次,我很可能会选择在天猫和淘宝铺货。不知道你有没有担心过广泛铺货后,一旦产品销量好,产品很容易被山寨的问题。当时的我们非常在意,制定的策略是快速改良。在产品原型阶段设计师就会考虑往后三个批次的逐步改良版本。事实上,也确实有人盯着新上市的新设计。比如说我们那款产品,在零信用零交易的背景下,上架第三天就卖出第一件,这位买家直接拍下付款,收件地址又是某*业城市的某镇,进一步搜索后发现收件地址是一家可以生产我们这款产品的中等以上规模工厂。之后我们也不时收到收件地址指向工厂的订单(当收件地址是某个*业城市的某个镇/村时我们会特别留心这张订单)。可是,不止是这款销量不好的产品,销量不错的原创设计产品在淘宝和天猫都一直没有山寨产品。……所以我觉着铺货引发的被人山寨的风险,貌似不是很严重。你觉得自己不能再降低成本了,对他们来说可能也不能。你会怀着理想继续做下去,而他们不愿意。此外,我还有若干心得,或许也可以用于思考你投资的那款产品。1. 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太多,会赶走人数相当多的买家。觉得功能和外观远远超出土气的大众货,因此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溢价,那很可能只是设计师一厢情愿的想法。即便你的收纳篮是精品货,大部分买家还是会把它直接与大众货比较。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降不下来。我一直在反省,是否有必要为了品质感和某些重要功能投入过多?毕竟买家最在意的是基础功能。我们曾经打算,这款产品上架后30日内如有令人满意的销量,马上生产这款精品的基础款。我们可以用基础款来达成销售业绩。因为很乐观,所以工厂*精品款时,我们已经在谈基础款物料的采购价格了。后来嘛,因为精品款销量很差,基础款自然也没有生产。所以也有在反省,是不是太心高气傲了,其实应该先生产基础款? orz2. 尽管投资时也知道自己要面对未开拓的市场需求,调整了预期,但实际的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低于自己的想象。你说的2万件,不知是包括单价30元的产品在内的销量,还是特指单价59元的产品的销量。3. 服务好,对销量没什么促进作用。因为品牌刚起步,实在太弱了了,服务再好,名气也传不出去。买家能记得的只是“这是一次愉快的购物经历”。家居用品的收货地址很可能是家庭地址,连在
办公室拆包后向同事八卦的机会都比别的产品少。像收纳篮这样的小市场需求产品,买家试用后也没什么冲动分享给亲友同事。4. 做品牌和做销量,思路很不一样。这个你要先想好,中途变换思路也要交学费的。虽然说,每卖出一件产品,就得到一次最好的品牌推广机会,看上去做品牌和做销量是殊途同归。但是,淘宝许多买家还是最记得产品本身,其次是店铺,最后才是品牌。现实点儿说,当品牌还很新很弱的时候,过多地谈品牌没什么意义,还是销量更重要。5. 以前我们曾*89元的蛮有品质感的收纳篮(已停止销售),会不时接到酒店和精品公寓的团购询单,基本都在200件/单以上。只面向消费者的我们应付不来,但以你所投资的产量,应该可以应付的。--------------------有点关联的题外话的分界线--------------------------我们那款类似于你的产品思路的产品在半年内只卖出可怜的1/3,并且2012年年底时我们主动将其下架,不过这批产品只有试单级别的产量,而且库存货将被改造成其它产品,所以损失不算非常大。只是,考虑到平均每5个新设计才有一件比较畅销的设计(T___T 商业能力废柴级),我们非常在意每个滞销品的损失。这里也引出2个经验,供愿意冒险设计原创产品的投资者参考(不能提高销量但能减少试错成本):1. 我们的产品仅限店内销售,销量有限,因此新产品的库存可以只是试单版的最低起定量,比如5-60件。但是我们会准备快速翻单的物料,先谈好翻单的价格。2.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就会考虑,如果这款产品因滞销而下架,库存能如何优雅地成为新设计的组成部分(即便告诉消费者,消费者也完全不会介意的那种优雅)。同样的,为快速翻单提前准备的物料能怎样用于可迅速投产的新设计。PS,产品开卖时麻烦在问题的评论区留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