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的问题,先答个框架,慢慢补完吧:1. Nest, Honeywell 应该是目前可以考虑入手的,不是技术,而是关于整个生态的思考2. 可以,但这个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起来比说起来难非常非常多。3. 这个基本上很难。如果你有很多钱,很多钱,同时拥有很多企业,很多已有深入人心品牌的企业。4. 这个....你现在问是不是有点晚。—————————————————干货分割线———————————————前面回答了问题,下面来真正回答一下这个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说的智能家居,指的不是一个*运行的智能电饭煲,为了各个智能
家电在*里装一堆APP。应该从人需要什么思考。一个理想的智能家居,从基本的电力控制出发,到温控,空气,光控,音乐,厨房设备、客厅设备。会涵盖到所有的领域。问题1:怎么解决生态!?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大家家里的咖啡机、冰箱、洗衣机、豆浆机、
电饭锅、空调、电视,都是一个品牌的么?????当然不是!今天,你知道SONY做电视机很强,你会买单,但SONY做电饭锅你就未必信得过一样。一个家庭中的电器设备的松散化是非常强的,很难一家独大,那么任何妄图一家做好整个生态的公司,都会*的很难看,就算是三星这样的公司也不行。因为家电智能化所带来的研发成本,导致整个全线产品价格上升之后的价格是很*的,所以现在的SMART HOME都是噱头大于实用价值。而且从家电的淘汰周期来说,不同的设备也是不一样的。你会不会为了智能家居的概念,花上2-3倍的价格,把所有家电换成一个品牌???退一万步讲,就算你重新装修,你也不会这么干。所以,没有生态的智能家居,缺乏协同,就是一个个*孤岛。缺乏实际意义。问题2:怎么真正智能?这个已经是老问题了,我始终觉得,现在所有挂智能标题的设备,还只是“带运算能力”的设备。真正的智能,是除了感知、记录、控制之外,能运算,能分析,能自动执行的设备。到现在为止,能做到控制而已。就算是号称能学习的NEST,也被吐槽没能达到智能分析的预期。这个问题跟智能手环被吐槽的点是一样的。仅有*记录跟呈现是不行的。得能真正帮助用户!!此处请参见英剧《Black mirror》圣诞特辑。所以,智能设备,不应该给用户创造负担,而是减轻负担,不然就是一堆维修成本更高,花钱买罪受的傻东西。问题3:智能设备是什么?真正的智能,永远不是单纯的硬件而已,而是一个服务的呈现体。今天我要一个智能冰箱,不是因为冰箱温度我能随时看到,而是能知道牛奶没了,能帮我及时订购的冰箱。今天我要一个智能
净化器,不是要一个随时看到PM2.5的APP。而是可以真正改善环境,随时帮我订购空气滤网的净化器。真正的智能设备,需要打通完整的供应链。从“软”到“硬”的控制,否则,这就是个伪概念。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领域,这个是一个需要社会高度协作的领域。不是不能进入,而是进入之后如何存活?如何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用户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