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是哪个学校的?所属地是不是属于雷*区?
如果不懂的话,建议最好是请当地防雷中心或者专门的防雷公司来做,重庆开县的学校有雷击*先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
对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实施均压等电位连接,具有特殊要求的各种不同地线进行等电位处理。这样就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式接地系统。它是消除地电位反击有效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的避雷针或避雷线(网)应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2、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
3、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
4、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型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根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雷电保护区的划分要求,建筑物大楼外部是直接雷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设备最容易遭受损害,危险性最高,是*露区,为0区;建筑物内部及计算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露区,可将其分为1区、2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雷电过电压对内部*设备的损害主要是沿线路引入(如图1)。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的防雷系统、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外壳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则通过这些界面,穿过各级雷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必须在每一穿过点做等电位连接。
进入建筑物大楼的电源线和通讯线应在LPZ0与LPZ1、LPZ1与LPZ2区交界处,以及终端设备的前端根据IEC1312——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安装上OBO之不同类别的电源类SPD,以及通讯网络类SPD(如图2)。(SPD瞬态过电压保护器),SPD是用以防护*设备遭受雷电闪击及其它干扰造成的传导电涌过电压的有效手段。
选用和使用SPD注意事项:
应在不同使用范围内选用不*能的SPD。在选用电源SPD时要考虑供电系统的形式、额定电压等因素。LPZ0与LPZ1区交界处的SPD必须是经过10/350us波形冲击试验达标的产品。对于信号SPD在选型时应考虑SPD与*设备的相容性。
SPD保护必须是多级的,例如对大楼*设备电源部分雷电保护而言,至少应采取泄流型SPD与限压型SPD前后两级进行保护。为各级SPD之间做到有效配合,当两级SPD之间电源线或通讯线距离未达规定要求时,应在两级SPD之间采用适当退耦措施。
信号SPD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工作电平、网络类型的需要,同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信号SPD由于串接在线路中,在选用时应选用插入损耗较小的SPD。 在选用SPD时,应让供应商提供相关SPD技术参数*。正确的安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SPD的安装应严格依据厂方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防雷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
1、 保护器不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2、 雷击产生冲击波时,所采用的防护器件应有低阻抗,将冲击电流直接导入大地而不产生危险的冲击对地电位差;
3、 防护器件应有较高的承受冲击能量的能力,并有规范的接地系统。
按照IEC1312-1~3规范,为保护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备,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根据各部分空间不同的LEMP(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实际情况确立相应的防护等级,合理使用相应的防雷器。
(二)、电源、信号防雷
1、在*中心计算机机房大楼楼层总配电箱空气开关处并接AOTEM第一级(B级)AT PORT/4P-B100三相电源防雷器,衰减从电源线引入的强雷电流和高电压,把雷电流脉冲降低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100KA(8/20)、响应时间tA≤25 ns 。
2、在*中心计算机机房配电箱空气开关处并接AOTEM第二级C级AT T385/4P-*0三相电源防雷器,衰减从电源线引入的强雷电流和高电压,把雷电流脉冲降低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40KA(8/20)、响应时间tA≤25 ns 。
3、在计算机机房中心服务器、主交换机及其它配件设备电源插座处分别安装AOTEM第三级D级AT A6420NS电源防雷器,再次衰减从第一级和第二级防雷器过滤的残压,实现精细保护级别。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19KA(8/20)、响应时间tA≤25 ns 。
4、交换机电源信号线路防雷。
在电源插座处分别安装第三级D级AT A6420NS电源防雷插座,实现防雷精细保护级别。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19KA(8/20)、响应时间tA≤25 ns 。在10台网络交换机24口网络线路端口处,分别安装AT RJ45-100-24E机架式24口网络信号避雷器, 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2.5KA(8/20)、响应时间tA≤1ns 。
在网络交换机24口网络线路端口处,分别安装AT RJ45-100-24E机架式24口网络信号避雷器, 其技术参数:最高防雷击电流Iimp=2.5KA(8/20)、响应时间tA≤1ns 。
(三)机房接地系统
接地装置的任务是:
将雷电流导入大地;
引下线间的等电位连接;
导电性建筑物墙体附近的电位控制;
拦截在地面传播的雷电流。
1、接地体要求
机房接地电阻要求: R≤1Ω 。
2、接地体结构
机房接地体由于是*的接地装置,所以适合以A型结构建造。
在机房做一个紫铜总汇集排ATK008,规格:40mm×4mm×300mm,以保证地电位分布均匀,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避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3、接地材料
接地地网:要求R≤1Ω,ATK008总汇流排+引下线35平方500多芯接地线+接地体。
接地体:是埋于地下与引下线入地相连接,雷击电流由此发散到大地。通常用AT自动降阻接地模块400cm×500cm×60cm和热镀锌接地体50mm×50mm×5mm×L2500mm组成垂直接地体,再用40mm×4mm热镀锌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焊接连通,组成接地地网,以满足*防雷规范接地电阻R≤1Ω的要求。
防雷防静电工程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来确定的,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主要参照当地气象部门的*。
学校防雷工作设计方案 首先对学校各个建筑物进行雷击风险评 估,划分防雷类别,在此基础上从防直击雷、防 雷电波侵入两个方面,进行雷电防护工程整体设 计,以最大限度的减轻雷电灾害。考虑到学校人 员密集,发生雷电灾害后果比较严重,故考虑学 校三层以下(含三层)建筑物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 筑;四层以上(含四层)建筑物划分为第二类防 雷建筑;学校总配电箱及楼房配电箱设置第一级 电源浪涌保护器;计算机室、语音室、电教室、 网络教室、*阅览室、广播室等配电引入处, 设置第二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直击雷防护 接闪器 在屋面四周、女儿墙及屋脊等易受雷击部 位设置避雷带,拐角处设避雷短针。避雷带材料 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避雷短针用Φ12热镀锌圆 钢。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为0.15m,支撑间距为 1m,拐角处悬空段为0.3m,拐角处不得设置支 撑卡子。避雷带必须形成闭合回路。避雷带过变 形缝处应作补偿处理。避雷带之间的焊接采用双 面焊接,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 应做防腐处理。当女儿墙较宽时,避雷带应沿女 儿墙外侧敷设,距外边沿不大于0.1m。所有突 出屋面的金属物体、金属装置应与避雷带进行连 接。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体设避雷短针保护。所 有避雷短针应与避雷带连接。 引下线 对于改建项目,沿建筑外墙明敷,材料采 用25mm×4mm热镀锌扁钢。引下线沿建筑四周 均匀设置,第二类防雷建筑每隔不大于18m设一 引下线,第三类防雷建筑每隔不大于25m设一引 下线。引下线支撑高度为0.1m,固定间距为 2m。每根引下线在离地面1.8m高度处设断接 卡,地面下0.3m到地面上1.7m之间采用改性塑 料管保护。引下线与避雷带、接地线采用双面焊 接,焊接长度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 对于新建项目,利用结构柱内直径≥φ 12对角四条主钢筋,或直径≥φ16对角两条主钢 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钢筋应通长焊接,且应沿 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第二类防雷建筑引下 线间距应不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引下线间 距应不大于25m,建筑主要阳角位应设引下线。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
*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防雷接地装置 对于改建项目,采用A型接地装置,即在每 根引下处设置一组接地体。每组接地体采用两根 长度为2.5m,L50×50×5的镀锌角钢,镀锌角 钢间距为5m,之间采用-40×4热镀锌扁钢连 接。接地体埋设深度0.8m,且距建筑物出入口 或人行道不小于3m。各组接地体建筑外墙为 1m。引下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采用-40× 4热镀锌扁钢。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否则应增设接地体。接地线与接地 体、接地体之间的连接采用三面焊接,焊接长度 为扁钢宽度的2倍。 对于新建项目, 应充分利用桩、承台、地 梁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对桩基,每桩利用 外围结构主筋中对角两根主筋作为垂直接地体, 各防雷引下线处的桩基均应被利用作为垂直接地 体。利用承台、底梁的不少于两根主筋纵横焊接 连通形成水平接地网,接地网网格平均尺寸不大 于20m×20m或24m×16m当基础地梁内无钢筋 可利用时,应利用-40×4镀锌扁钢在基础内敷 设成接地网。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应可靠焊 接。在接地装置主要阳角处应靠近引下线设置接 地电阻测试端子,距地高度不宜低于300mm, 规格为-40×4热镀锌扁钢或L50×50×5镀锌角 钢,并设明显标志。 等等
希望能帮到您!
回答者: 樱梨花
7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