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黄”在海南岛分布区的地势呈西高至东低的特征。西部山区的“海黄”,其林下土壤多为褐色红壤;而东部平原区的“海黄”,其林下土壤则为浅薄的红壤。这种独特的地形和土壤,由于石质粗松,腐殖质含量丰富,从而为“海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西部、西南部的“海黄”,一般呈浅褐红、深褐红及深栗色,有的近似于咖啡色,其深浅不一的褐色条纹十分明显。有的由于黑色素分布不均匀,从而生出许多不规则的近似黑色的条纹和斑块,这也是西部、西南部黄花黎色泽上尤为迷人的所在。而海南岛东部、东北部地区,由于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全为五指山和缓的坡地及平原地带,其土壤多为火山喷发后留下的厚厚的火山石及火山灰。由于土壤肥沃,营养丰富,故生长在东部、东北部的黄花黎,其色泽多呈浅黄或金黄色,且径级大者为多,纹理直而少有或没有鬼脸。由于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山坡和缓,平原面积大,特别适宜于黄花黎的采伐与运输,而西部则山坡陡峭,运输极为不便。故而明清家具用料的砍伐次序是先平原,后山区;先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后西部、西南部地区.另外, 黄花黎的适生条件除了海南岛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外,其独特的热带季风岛屿气候也是影响黄花黎分布与生长的关键因素。黄花黎分布区年平均气温 23 ~25 ℃,年降水量 1200~1600 mm,而蒸发量高于降水量,蒸发量为 1600~2300 mm ,降水集中在 5~10 月,月雨量 213.3 mm 以上,占年降水量的 80%,在 3 ~11月平均气温高于 22 ℃,高温多雨的季节正是黄花黎发芽开花的生长季节。而从 11 月至 4 月则进入少雨干旱的旱季,月雨量仅16 ~29 mm,长达半年,干湿季交替明显。这样雨热同期,花叶同时抽出,有利于黄花黎的生长;旱凉同季,黄花黎则脱花落叶,停止生长,度过不利生长环境。
回答者: 天地园
3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