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大棚建造技术 1、*放样 ⑴棚向。以南北向为好,如受田块限制,东西向也可以,尽量避免斜向建棚。 ⑵规格。棚宽4-6米,长30-50米,高1.6-2米。建立大棚*时,应使棚间距达到1.2-1.5米,棚头距离4-5米,有利运输和通风,避免遮荫。 ⑶放样。在地势开阔、非风口的地方,按照设计好的大棚长、宽尺寸确定大棚四个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个角均成直角后打下*桩,在*桩之间拉好*线,并沿线将插竹架的地基铲平夯实。 2、插绑拱架 ⑴选用架材。架材选用新砍的青竹,要求直径2-2.5厘米,长3.5-4.5米,上下粗细一致。 ⑵打孔插架。沿大棚两侧*线,从一端向另一端按70-80厘米的等距离用钢钎打30-40厘米深的孔,将青竹基部逐一插入孔中,为使拱架两侧肩高一致,同一拱架的两根竹子新旧、粗细应尽量相同,然后填土踏实,再将同一拱架两侧的竹竿按统一高度标准弯成弧形,并用布条或包装绳顺一定方向包扎,使青竹两头包裹在其中。 ⑶绑拉杆。在拱架顶部和距地面60-80厘米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绑上3道纵向拉杆,绑时拱架之间应保持原有距离,并尽量绑牢,使拱架不前后滑动。
竹木大棚的建造
1.大棚的形式 适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蔬菜大棚一般是塑料大棚,大棚形式多种多样,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大棚与钢管大棚;按大棚的栋数可分单栋大棚与连栋大棚。目前,绝大多数农户搭建的是竹木大棚,它造价低,每m2造价为5~6元,但强度较差、寿命短,仅2年左右,并具有抗灾能力弱、*作管理不便等缺点。而连栋大棚,由钢管构成,强度大(寿命长达15年)、抗灾能力强(一般能抗10级台风);棚体高大,通风采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作管理方便,但造价高(每m2造价80元以上),农户与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单栋钢管大棚,不仅具有连栋大棚的优点,并且造价低得多,每m2为25~30元,农户可考虑用此取代竹木大棚。
2.材料选择 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为多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并在7~9月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冬季时有积雪。建造单栋钢管大棚,必须选择既能防锈,又较牢固(具有抗风、雪能力)的钢管。要求为热镀镀锌钢管,钢管直径28~32mm,壁厚1.5mm。
3.地块与方向的选择 蔬菜大棚应建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上;大棚一般要求为南北走向,
方法如下:
(1)面积单栋拱圆大栩以2亩为适宜,跨度12-14
米,长50-55米。
(2)棚高顶部高2.2-2.5米,·边往高1一1.1米,接
柱较中柱降低40-50厦米,为1.8-2.0米,腰柱至边往降低
80-90厘米,立柱上支撑洪杆呈均匀的弧形,受力均匀、平
衡,支排力强。
(3)主往12-14米跨度栩设6排立往。立住用小头
直径为5一6厘米的杂木杆或粗毛竹,立柱顶端向下30厘米
处及45厘米或50厘米处打孔,以固定南北拉杆。立柱横向距
离两中往间距2米,中柱至腰柱间2-2.5米,腰注至边柱间
2-2.5米,边柱至棚边为1米。立柱纵向的距离根据拉杆的强
度而定,.如果拉杆为粗竹竿,每隔2一3米设一排立柱。拉杆
上设1一2个假柱(吊柱)。假住高45--50厘米,双点固定在
拉杆上。中柱、腰柱直立埋深50厘米,边注向外倾斜呈600
角,埋深40厘米,入土部分要涂沥清防腐。
(4)拉杆用粗实的木杆或竹竿,小头直径5 -6厘
米,由上下两道组成,与立往结合牢固,其上固定假住。
(5)拱杆用细毛竹竿做拱杆,粗头固定在边往部位,
每拱需2一3根毛竹竿。也可用6一8根捆束的竹竿把代替。
边柱向外用竹竿把或毛竹片向外拱起,埋于地下,增强抗风
性。
(6)压杆(线)作用是压紧棚膜。用竹竿、8号或;
10号铅丝、压膜线都可以。大棚两侧每道压膜线要分别设二个
地锚‘地锚用砖或木棒埋入地下50厘米并夯实。压腆线用
铅丝固定在地锚上。棚外压杆(压线)与栩内拉杆的对应部
位可固定吊线,有抗风固膜的作用。
(7)覆膜及留放风口大棚薄膜多用四幅膜留三道放
风口,或三幅膜留二道放风口。放风口是在大栩顶部和肩部
拉缝放风,以调节棚内温湿度。
筱膜时,每幅膜的两边应通长包烫粘入一根绳子。顶部
西侧一幅应压盖东侧一幅,重叠30-40厘米。为防膜下滑,
东侧一幅可固定在棚顶肩部,.上幅盖边幅,重盛30厘米。下
边一幅一边与拱杆固定,一边埋入土中。
回答者: 添飞
5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