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拟水龟又称黄喉水龟、黄颌水龟、小金头龟、石金钱龟、香龟等,属龟鳖目,水龟科,拟水龟属。其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及南方部分省区的溪河、池塘等淡水水域。因其性情温顺、无异味、*质鲜美可口、甲壳可入*治病而具有食*兼用的价值。同时它又是培育正宗绿毛龟的最佳龟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一、黄喉拟水龟的生活习性
天然环境中的黄喉拟水龟系半水栖性,白天常隐伏于水中,活动较少,傍晚和夜间活动频繁,有时也上岸活动、觅食。产卵则必须在岸上进行,而当培育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绿毛龟后则终年栖息于水族箱(或缸)中。10月至翌年3月为黄喉拟水龟的冬眠期,长达半年的时间都静伏于水中不吃不动。4月当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开始觅食,4月~10月是它生长、繁殖的旺盛期。野生的黄喉拟水龟五龄左右雄龟体重300克以上、雌龟体重400克以上性成熟,5月~6月开始交配,7月~8月是产卵高峰期。雌龟每年产卵2窝~4窝,每窝2枚~8枚,最多年产30枚。一般于夜间至次日黎明将卵产于岸边比较松软的沙壤土中,并用挖*扒出的土进行覆盖,仅留下不明显的气孔通气。孵化时间约60天左右,孵化率75%~80%。黄喉拟水龟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荤素比约7∶3。野生龟以螺、蚌、蜗牛、小鱼、小虾及其他水生昆虫为食,且兼食五谷杂粮、果蔬及嫩草等,摄食范围很广。
二、龟池建设
饲养黄喉拟水龟应选择开阔向阳、背风、幽静的地方建池。池子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具体条件确定,形状则根据地形可建成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池深1.2米以上,可保持水深1米左右。池周挖成25°~30°缓坡与岸边衔接。较大的龟池可保留泥沙池底,池外留置园地,二者面积之比7∶3~8∶2,园地中设产卵场,周围砌筑防逃墙,墙基深入泥土0.3米~0.5米,墙高1.2米~1.5米。庭院小池可用青砖或石板平铺池底和四周,周围用水泥沙浆勾缝并抹光,池底铺垫泥沙20厘米厚。池中砌筑一个面积3平方米~5平方米、高度70厘米~100厘米的食台兼休息场所;向阳侧岸上设置5平方米~8平方米的产卵场,铺设40厘米厚的沙壤土供龟挖*产卵;上空搭设防雨棚,周围栽植几丛草或藤蔓作物,为龟提供隐蔽、安全的产卵环境。新建的龟池用生石灰液全池泼洒消毒,曝晒池底5天~7天,待有害生物被*灭后注水,再用15ppm~20ppm漂*液*菌,弃水后再另注新水,方可投放种龟或龟苗入池。
三、黄喉拟水龟的饲养管理
刚出壳的黄喉拟水龟稚仅重3克~5克,前3天靠自身卵黄囊提供营养,3天后可投喂熟蛋黄或黄粉虫,7天后可投喂精、细、嫩、软既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如宰碎的新鲜鱼虾、动物*、螺蚌、鼠*、蛇*、瓜菜及薯类等。
投喂量为龟体总重的5%左右,夏季每天投喂两次,春、秋两季每天一次,晚秋则两天一次,并注意*、*、定质、定量。
稚龟一般在室内建池或利用盆、箱暂养,容器斜置,水深10厘米~15厘米,让龟随意选择在干处或水中休息,投放密度每平方米为100只~120只。稚龟经25天~30天精心饲养或经越冬可转入幼龟池饲养。若幼龟池在室内侧水深应加至30厘米,池避顶部出檐防逃,池中水陆面积之比为2∶1,池底铺垫硬质粘土厚20厘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只~30只。幼龟的饲料可在稚龟饲料*基础上加些浮萍、瓜菜等植物性饲料,生长旺季的5月~8月投喂量可增至体重的10%,越冬前加喂动物*等富含脂肪的饲料,让龟多贮备能量保障安全越冬。
幼龟每3天~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掉1/3左右
在国产龟里面黄喉的水性很好的(长时间的泡在水里也没问题的),所以我们一般饲养完全可以用深水里,水位的高度至少要没过龟背的高度(以龟背高度的1.5-2倍最为合适),极限水位高度是龟的鼻孔能勉强伸出水面。如果水位超过极限水位,建议在容器中放置“陆地”,便于龟攀爬,可以露出水面呼吸。“陆地”放置的位置要考虑到龟不容易爬到容器外面,以免逃跑和摔伤。黄喉冬眠是可以放在深水里,以龟背高度的1.5倍就可以了。深水冬眠是最安全,最佳和最便捷的方法,水的保温效果比较好,在自然环境中,单位时间内的温差变换很慢的。
有条件的朋友最好把龟拿到室内冬眠,容器放置的位置最好是背光的”荫头”,千万别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这样龟每天都会醒过来爬动,在不能进食的冬天,每天都这么的爬,很伤体力的。还有冬眠的水体千万要防止结冰。
刚买回来的龟,最好先用淡的高锰*钾泡20-30分钟,*菌;也不要急的喂食物,最好先养在淡盐水(比你喝汤的咸度高一点)里 2-3天,观察一下状态,用盐水清清龟肠里的”*”,然后在开食比较好。
我们常常把烂甲”归功”于自来水中的*气,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黄喉都是开水龙头直接放水的,几年下来到现在也没出现过烂甲的现象。烂甲的发生应该是主人太偷懒,不常换水,或用过滤器24H开着,表面上水是很干净,但水里的细菌已经大量繁殖了,使得水的*性加大,碰巧又遇上龟有伤口,细菌侵入伤口,烂甲就这样发生了。
个人认为龟品相好坏还取决于日后的调养,“7分种,3分养”
黄喉拟水龟又称黄喉水龟、黄颌水龟、小金头龟、石金钱龟、香龟等,属龟鳖目,水龟科,拟水龟属。其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及南方部分省区的溪河、池塘等淡水水域。因其性情温顺、无异味、*质鲜美可口、甲壳可入*治病而具有食*兼用的价值。同时它又是培育正宗绿毛龟的最佳龟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一、黄喉拟水龟的生活习性
天然环境中的黄喉拟水龟系半水栖性,白天常隐伏于水中,活动较少,傍晚和夜间活动频繁,有时也上岸活动、觅食。产卵则必须在岸上进行,而当培育成具有观赏价值的绿毛龟后则终年栖息于水族箱(或缸)中。10月至翌年3月为黄喉拟水龟的冬眠期,长达半年的时间都静伏于水中不吃不动。4月当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开始觅食,4月~10月是它生长、繁殖的旺盛期。野生的黄喉拟水龟五龄左右雄龟体重300克以上、雌龟体重400克以上性成熟,5月~6月开始交配,7月~8月是产卵高峰期。雌龟每年产卵2窝~4窝,每窝2枚~8枚,最多年产30枚。一般于夜间至次日黎明将卵产于岸边比较松软的沙壤土中,并用挖*扒出的土进行覆盖,仅留下不明显的气孔通气。孵化时间约60天左右,孵化率75%~80%。黄喉拟水龟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荤素比约7∶3。野生龟以螺、蚌、蜗牛、小鱼、小虾及其他水生昆虫为食,且兼食五谷杂粮、果蔬及嫩草等,摄食范围很广。
二、龟池建设
饲养黄喉拟水龟应选择开阔向阳、背风、幽静的地方建池。池子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具体条件确定,形状则根据地形可建成矩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池深1.2米以上,可保持水深1米左右。池周挖成25°~30°缓坡与岸边衔接。较大的龟池可保留泥沙池底,池外留置园地,二者面积之比7∶3~8∶2,园地中设产卵场,周围砌筑防逃墙,墙基深入泥土0.3米~0.5米,墙高1.2米~1.5米。庭院小池可用青砖或石板平铺池底和四周,周围用水泥沙浆勾缝并抹光,池底铺垫泥沙20厘米厚。池中砌筑一个面积3平方米~5平方米、高度70厘米~100厘米的食台兼休息场所;向阳侧岸上设置5平方米~8平方米的产卵场,铺设40厘米厚的沙壤土供龟挖*产卵;上空搭设防雨棚,周围栽植几丛草或藤蔓作物,为龟提供隐蔽、安全的产卵环境。新建的龟池用生石灰液全池泼洒消毒,曝晒池底5天~7天,待有害生物被*灭后注水,再用15ppm~20ppm漂*液*菌,弃水后再另注新水,方可投放种龟或龟苗入池。
三、黄喉拟水龟的饲养管理
刚出壳的黄喉拟水龟稚仅重3克~5克,前3天靠自身卵黄囊提供营养,3天后可投喂熟蛋黄或黄粉虫,7天后可投喂精、细、嫩、软既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如宰碎的新鲜鱼虾、动物*、螺蚌、鼠*、蛇*、瓜菜及薯类等。
投喂量为龟体总重的5%左右,夏季每天投喂两次,春、秋两季每天一次,晚秋则两天一次,并注意*、*、定质、定量。
稚龟一般在室内建池或利用盆、箱暂养,容器斜置,水深10厘米~15厘米,让龟随意选择在干处或水中休息,投放密度每平方米为100只~120只。稚龟经25天~30天精心饲养或经越冬可转入幼龟池饲养。若幼龟池在室内侧水深应加至30厘米,池避顶部出檐防逃,池中水陆面积之比为2∶1,池底铺垫硬质粘土厚20厘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只~30只。幼龟的饲料可在稚龟饲料*基础上加些浮萍、瓜菜等植物性饲料,生长旺季的5月~8月投喂量可增至体重的10%,越冬前加喂动物*等富含脂肪的饲料,让龟多贮备能量保障安全越冬。
幼龟每3天~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掉1/3左右,
回答者: 遣散不去的忧伤
6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