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代鼻烟传入我国后,我国清代诞生了鼻烟壶。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取材广范,有翡翠、玉石、料器(玻璃)、瓷器、竹、木、牙、角等。同时使用了清代几乎所有的工艺技术。
我收藏鼻烟壶始于八十年代,本人喜欢白玉,现在我收藏的清代白玉鼻烟壶有四百余只,通过几十年的鼻烟壶收藏、和学习,我认为鼻烟壶的收藏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称它为使用期。自康熙朝始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止,*御用鼻烟壶量很大,早期的鼻烟壶大多来自宫内,康熙对鼻烟壶情有独钟,在皇宫成立了造办处专
门制作各种鼻烟壶,现在有记载的是料器鼻烟壶、画珐琅鼻烟壶和瓷器鼻烟壶。雍正时期才开始制作的白玉鼻烟壶。白玉鼻烟壶应该略晚于上述三种鼻烟壶。
十八世纪,民间已经广泛使用鼻烟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使用吸食鼻烟。鼻烟壶是皇帝赏赐、外交活动;豪官贵族显富、斗富、贿赂、交际的工具;老百姓炫耀的艺术品。并逐步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个阶段我称它是收藏阶段。从开始生产鼻烟壶始,中外喜好鼻烟壶的人士就已经开始收藏鼻烟壶了,外国人收藏精美而富有东方色的烟壶,摆放在
家里的
展示柜中让人们欣赏, 中国的皇帝就是一个个大的鼻烟壶藏家,从北京和台北故宫展出的鼻烟壶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时许多大官僚都是鼻烟壶的收藏家,据《清仁宗睿皇帝实录》(嘉庆四年正月甲戌)记载:“和珅抄产清单(和珅抄没清单数种之一):……白玉鼻烟壶三百七十四个、汉玉鼻烟壶二百七十六个、……”民间鼻烟壶收藏就很普遍了。
第三阶段是承袭玉文化发扬光大的阶段。这个时期就是现阶段。人们对鼻烟壶有了更深的认识,盛世收藏么。
下面主要讲讲白玉鼻烟壶的鉴赏与收藏。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玉文化史,玉器在清代乾隆时期发展到了又一个巅峰,和田白玉是玉中*,用它生产的艺术品更是*中的*。和田白玉是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等其他元素形成的白色单色玉。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
白玉鼻烟壶也是清代玉器的一部分,也出现了大量的巅峰之作。它们千姿百态,做工精美、构思巧妙、形式多样、选料上乘、制作精良、造型丰富,还有巧作俏色品种。人们说“千种玛瑙万种玉”,白玉鼻烟壶也它们所以玉制烟壶的样式最多,千变万化,常见人物、*、瓜、果、梨、桃、鱼、蝉、龟等形态各异的壶型。
乾隆早期由于新疆准噶尔部的叛乱玉路不畅,好的和田白玉到不了中原内地,由于玉料匮乏,给那个时候的玉器*带来了很大困难,聪明的玉工利用较差的玉材,只能在做工工艺上下功夫精工细作,当时有一种古玩行俗称“乾隆扁”的鼻烟壶就是那个时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