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建筑节能工程
为节约建筑使用能耗所进行的建筑施工及
安装工程。
2.0.2 围护结构
1、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面、地面和门窗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2、两侧分别面向不同空间,如室内
和室内或室内和室外的建筑构造层。
2.0.3 导热系数
稳态条件下,1m厚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0.4 传热系数
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0.5 热桥
围护结构两侧在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集的传热部位。
2.0.6
保温浆料
由胶粉料与聚*颗粒或其他保温轻骨料组配,使用时按比例加水搅拌混合而成的浆料。
2.0.7 凸窗
凸出围护结构外侧的
窗户。
2.0.8倾斜窗
与维护结构形成夹角的窗户。
2.0.9 玻璃遮阳系数
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的比值。
2.0.10 透明幕墙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2.0.11 非透明幕墙
不能将可见光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2.0.12制冷性能系数(COP)
制冷机在规定工况下的制冷量(W)与相应输入功率(W)的比值。
2.0.13 热
水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
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跟建筑物的供热负荷(kW)与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效率乘积的比值。
2.0.14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的各热力入口处的总热量(MJ)(管网输入总热量减去管网各段热损失)与在锅炉房或热力站总管处测得的总热量(MJ)之比值。
2.0.15供热系统补水率(Rmu)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内系统的补水量(kg)与设计循环水量(kg)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