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竹又名观音竹,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
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
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编辑本段习性特征 温度: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 光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欢潮湿和温暖,还喜欢半通风和半阴。冬天应该搬到室内有阳光的地方。凤尾竹喜向阳高*之地,有“向阳则茂,宜种高台”之 凤尾竹说;但也能耐阴,可作为室内观叶赏姿的
理想装饰。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
窗口通风处,入冬放置在向阳处,就可良好生长。地栽的凤尾竹,春后抽长新叶(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则四季常青。土壤:凤尾竹喜*性、微*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为宜,忌粘重、碱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亚铁。土壤最好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可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为基质,成活率较高。以保持姿态的优美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质土就可以了。 水分:凤尾竹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肥料:凤尾竹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经腐熟后的畜粪、*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机肥主要作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为盆土量的10%至15%。凤尾竹生长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凤尾竹可用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因竹类不易得到*,扦插又难以发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分株可在早春(2—3月)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 凤尾竹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切分时至少要让每个笋芽都带有一枝老竹,并尽量保留须根,以期保证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湿润,置于半阴处养护,笋芽将迅速成长。*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扦插,在5—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栽培方法 移栽需在2-3月进行。盆栽,每2-3年换盆1次,将老竹取出,扒去宿土,剪除细小地下茎和老竹,加入肥土。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放半阴处养护,勤向叶面*,每月施肥1次。冬季搬入室内向阳处。 注意事项 ①盆栽的凤尾竹,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凤尾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 凤尾竹使凤尾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②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 ③凤尾竹不必年年换盆。一般每2年换盆1次。盆栽的培养土,以腐叶土1份、园土0.5份、及少量河沙和砻糠灰等混合*而成。 ④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晒。并向叶片*,保持叶色翠绿。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装盆时间散生竹装盆时间以春季竹笋出土前的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为佳,其中地被竹以2月最佳。丛生竹因为夏秋出笋,以春季3至5月为好。 修剪方法 凤尾竹在生长季节会不断地从根际抽出嫩秆,若因过高而影响整体的构图时,可截去过高的部分。凤尾竹盆景讲究姿态与神韵,其技干须有立有俯、疏密有致、高低参差。茎秆过多时会有密实气塞之感,从而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应视生长情况疏去过密的枝秆,特别应注意将生长衰弱的秆剪去。 简易盆栽方法 (1)凤尾竹应在春暖后进行上盆,把丛生的竹子挖出,每7~8根为一丛,留基部10厘米左右,剪除上部枝条,分别栽于泥盆。 (2)凤尾竹耐寒力稍差,冬季应移入室内保暖。夏季则不宜曝晒,需放在荫棚下养护。 (3)生长旺盛时期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4)每年生长时期还需追施2—3次肥料,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同时应短截生长过长的枝杆。 病虫害* 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枯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锈病。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 编辑本段*用价值 凤尾竹来源:为禾木科植物凤尾竹的叶、叶芽。 功效:清热除烦,清热利*。 主治:用于外感发热、神昏谵语,手足心热、心烦,小便不利,淋*不通。 性味归经:甘,凉;心、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别名:观音竹(《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中*化学成分:同属植物 Bambusa multiplex含有茁长素(auxins)。 考证:《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瓣长圆如小指甲,向上翘如首,下有三细尖瓣,下垂如足;复有一长瓣,弯曲如尾。白心点点,颇似青蛙翻肚。茎花齐发,长六七寸,殊状罕俪。”与图对照,此观音竹实为本种。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 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凤尾竹是中国刚竹属的一个竹种,在广东和广西一带多见。提起凤尾竹,常使人想起佛教里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这个竹名的来历是和观世音菩萨有直接联系的。 据民间传说,古代有一年的夏天,*龙肆*,兴风作浪,洪水猛涨,淹没了农田和村舍,淹*了人畜,*处于水灾深重的困境,盼望着上天来保佑,救民于水火。*的善良,感动了观世音菩萨,她架云而来,先从天上放下一口大钟,把*龙扣在钟里,打入深潭,让它永世不得作乱,接着又抛下一枝竹子,用竹枝扫去洪水,以后竹枝入土生根,慢慢蔚成竹林。竹林保持水土,保护堤岸,调节气候,使*免受水的危害。为了铭记观世音菩萨的恩典,人们就把这种竹子称为观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