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问答首页 家居产品 淡水白鲳如何繁殖

淡水白鲳如何繁殖

淡水白鲳如何繁殖
无心蝶自怜
浏览:73 2025-01-25 23:29
共有1条回答
适应性   折叠 淡水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的危险。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 食性   折叠 淡水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4~5天后肠管形成。长至5.6毫米,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小型单孢藻和*虫类。在全长16毫米左右时,其消化道内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当全长长至4~5厘米,肠胃内食物主要有水蚤和枝角类;全长6厘米左右时,消化道中食物组成除各种浮游生物外还有植物碎屑和人工投喂的饲料。当全长达7厘米以上,其食物组成主要是各种植物碎屑和投喂的饲料。所以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互相残*性   折叠 淡水白鲳是食人鱼的近亲,和红腹食人鲳长得非常相像,就连专家也很难迅速分辨,但红腹食人鲳怕冷,而淡水白鲳则可以在北方越冬。虽然淡水白鲳属于食人鲳科,但属杂食性,不会伤人。   淡水鲳的*体生长较均匀,个体差异较小,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种内一般不互相残*。但鱼种在饥饿的情况下会互相咬伤,有的因尾鳍被吃掉而*亡。所以,一方面在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饲料充足,另一方面最好采用与其它鱼类混养的方式。人工繁殖   折叠 亲鱼培育 越冬培育池选用能保温的土池,水温控制在20~26℃,溶氧不低于2mg/L。 越冬期间投喂的人工颗粒饲料含蛋白质一般为30%左右,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2~3%,每隔2~3天投喂麦芽和青菜各一次,每次喂量为体重的1%。开春以后,亲鱼由越冬池转入强化培育池。鱼池面积适当扩大,同时搭配少量鳙鱼、草鱼种,日投饲量扩大到亲鱼体重的8%,隔日适当投喂些麦芽、青菜、西瓜皮等作为辅助食料。在快接近催产的一段时间,应加强流水刺激,每天向亲鱼池中冲水两次,能使亲鱼性腺加快成熟,提高催产效果。为加快亲鱼的性腺发育,可采用*物进行人工催熟,即亲鱼在2龄时就开始注射催熟激素,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混合进行腹腔注射,如此不但能促使亲鱼性腺提早成熟,并且催产效果也好。 *产卵 选择体表光滑,腹部有明显卵巢*廓,而且泄殖孔有微红的雌鱼催产。不要求腹部松软,因为淡水白鲳与家鱼不同,其腹部肋间骨粗大,腹部始终是梗硬的。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卵粒要求呈园形、大小均匀、放入显核液中能使卵粒分离,卵核有一半以上偏心。雄鱼只要大部分能挤出少量*,一般都可以进行催产。亲鱼注射*激素放入产卵池后,要保持冲水刺激,水温在26~30℃,效应时间为6~8小时。雌、雄鱼发情明显,追逐激烈,产卵前亲鱼有时还发出“咯、咯”的声音。这就说明已经开始交配产卵,马上就可以捞到受精卵孵化。 人工孵化 由于淡水白鲳卵在流水中呈半浮性状态,因此可采用家鱼的人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进行孵化,但流水的速度要比孵化家鱼卵时快些,才能使卵粒不至于下沉,并均匀地翻动,以保证较高的孵化率。当水温28℃左右时,鱼苗约需22小时可出膜。当水温在28~30℃时,从受精卵开始孵化到鱼苗出现腰点肠管形成,大约需要5~6天时间。孵化用水要严格过滤,以防带入剑水蚤,对鱼卵和鱼苗造成较大的危害。因为淡水白鲳对**物敏感,其它*物又很难*灭剑水蚤。 苗种培育   折叠 鱼苗培育 一般用土池培育,也可用水泥池。土池在鱼苗下塘前要彻底清理和消毒,待毒性消失后,清水放入淡水白鲳鱼苗,其密度一般每亩10~20万尾为宜。鱼苗下池7天内,先采用豆浆喂养法,辅助投喂鸡鸭蛋煮成的悬浮液。7天以后,逐步施入粪肥或大草抠肥水培养浮游生物,供鱼苗食用,同时每天还要投喂豆浆或豆饼浆。投饵时,要沿池周边均匀泼洒,量少次多。如果水温在28~30℃范围内,通常经过约20天的培育,能长成3cm左右的夏花鱼种。 鱼种培育 这个阶段是将夏花鱼种饲养成大规格鱼种。放养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施足基肥,培养大型浮游动物。放养时,一般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万尾。放养后,每天投喂人工饲料,日投饲量为鱼种体重的10~12%。其饲料*可采用鱼粉10%,大豆饼25%、菜饼25%、m糠10%、麸皮10%、混合杂料18%、矿物质2%、下脚面粉5%的比例,其蛋白质含量要求30~35%左右。鱼种培育至10月上中旬,应陆续出池,准备越冬。 成鱼饲养   折叠 淡水白鲳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主养、成鱼池混养、鱼种池套养和利用流水或网箱高密度集约式养殖。 主养 即以淡水白鲳为主要放养对象,搭配放养其他经济鱼类的饲养方式。池塘面积以5~10亩,水深2~2.5m为好。若放养越冬鱼种,规格以每尾50~80g为宜,每亩放养400~700尾;如放养当年鱼种,规格以每尾15~20g为宜,每亩放养600~800尾。搭配鱼类以鲢、鳙、草鱼、团头鲂、罗非鱼为宜,但一定要搭配鲢、鳙鱼种,因为淡水白鲳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中浮游生物增长快,水质容易出现富营养化,放养鲢、鳙等滤食性的鱼类,既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提高总产量,又能改善水质,有利于淡水白鲳的生长。养成鱼的饲料中,要求蛋白质的含量25%左右。由于白鲳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料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若池塘自然水温在25~30℃能保持3个月左右,主养淡水白鲳能获得高产。在我国长江以南池塘主养,生长速度快,*体产量高,也易于捕捞。平均尾重20g左右的鱼种,经过5个月饲养,平均个体可达500g左右。亩总产500kg以上。 混养 是在其他鱼类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如果放养20g左右的当年鱼种,至10月中旬前后捕捞,起水规格常为每尾400~500g;如果放养规格为尾重50g以上的越冬鱼种,至10月中旬起捕,规格可达每尾800~1000g。所以常混养较大规格鱼种,其效益更好。 套养 是在其他鱼类的鱼种池中放养一定数量的淡水白鲳鱼种,利用其生长快速的优势,当年养成商品鱼。当年早繁的白鲳鱼苗培育到每尾1g左右,套养在鱼种池中,在3~4个月的生长期内,就可养成规格为250~500g的商品鱼。也可在四大家鱼鱼种池中套养体长5~8cm左右的越冬鱼种,每亩套养淡水鲳鱼200~300尾,在不影响家鱼种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可以增产淡水白鲳成鱼200kg左右。 水泥池微流水工厂式集约化养殖淡水白鲳,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南方,有的单位在池塘进行淡水白鲳的*养或双季饲养,也都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温流水能为淡水白鲳提供适宜或最适水温、充足的溶氧等较理想的生态条件,可以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单养淡水白鲳理想的方式之一。新疆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利用电厂的温流水,在水泥池中培育淡水白鲳亲鱼620尾,不仅性腺可提早成熟,能在流水池中自行产卵,而且亲鱼的怀卵量大,催产效果好。
思念的对你
2天前

相关效果图

相关资讯

相关问题

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