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问答首页 家居产品 万寿菊的栽培方法技术是什么

万寿菊的栽培方法技术是什么

万寿菊的栽培方法技术是什么
吉尼斯
浏览:49 2025-03-28 02:01
共有2条回答
万寿菊栽培管理技术 万寿菊属菊科万寿菊属。其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对土壤和肥力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耐移栽,病虫害少。万寿菊由于其花*艳、植株矮小、*体布置的观赏效果极佳、抗逆性强等因素,深受园林绿化者的青睐。现结合万寿菊的生长习性及多年的栽植经验,浅谈一下河西地区万寿菊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特征特性 万寿菊杂种一代比普通万寿菊较为矮壮,株高25-30cm,分枝力强,花径在9cm以上,开重瓣花,绣球状花型,花冠表面呈蜂窝状,有黄、橘黄、白三种颜色。花期较早,1月份温室播种,4月份就可开花,3月上旬温室播种,5月下旬即可开花,需90天左右。 二、栽培管理技术 (一)播种时间与花期控制   万寿菊的花期控制,主要取决于其播种时间。在通常情况下,从播种到盛花期需要90天(在整个生长期里,气温低时,所需时间长;气温高时则反之)。在河西走廊地区,万寿菊只有到了5月中旬才能在露天摆放,过早会受到冻害。因此,宜在2月上旬播种,5月份见到花;如果在6月份摆放,则在3月播种,依次类推。 (二)播种及苗期管理   1、苗床准备:苗床可选在花房或塑料大棚内。苗床宽1-1.5m,长度根据需要而定。苗床基质以50%的腐殖土掺50%的田园土为好,并按土壤与呋喃丹和代森铵以300:1:1比例充分掺拌,进行土壤消毒*病虫害。平整苗床,且土壤颗粒细碎。2、播种及管理:采用开沟条播法,行距15cm。播种深度1-2cm,播种后要覆盖一层细土,用细喷壶喷足水,且每天*1-2次,保持温室温度20-25℃。5天左右开始出苗,约2周后苗可出齐。待幼苗长出2-3片叶时,施1次稀薄的氮钾混合肥。同时,进行浇水、拔草等管理,7天后再施1次氮钾混合肥。 (三)定植   待幼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先进行摘心,然后将幼苗移植到大田(其中5月开花苗,应定植在大棚中),移植前,先将地整平整细,施足基肥,选择较阴天或晴天傍晚将幼苗移出温棚,以25×25cm株行距栽植,随移随栽随浇水。 (四)栽培管理   1、温度:万寿菊生长适温为20-25℃,高于30℃或低于12℃则生长缓慢。春秋两季应密切注意温度变化,当温度高于30℃时及时开天窗放风。晴天若温度过高,可以停止加温并适当开天窗放风,只要温度维持在12℃以上,万寿菊即可正常开花。6-8月底可将温室天窗、侧墙膜打开,使温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温室加微雾降温装置,根据室内温度每天喷雾2-3次,可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另外,在棚膜上方加盖遮阳网可减少阳光的直射,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2、光照:万寿菊属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能明显提高花的品质,河西走廊春季风沙较大,温室棚膜应每半月冲洗1次,以提高棚膜的透光率。3、肥水:万寿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所需的养分较多,因此整个生长季的肥水管理非常重要。万寿菊属于喜钾肥的植物,其施肥比例为N:P:K=15:8:25,在生长季应每半个月左右追施1次。河西走廊地区土壤pH值偏高,容易引起万寿菊缺铁黄化的现象,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因此应结合浇水施0.2-0.5%的Fe-SO4溶液或喷施其他*性叶面肥。苗期可整株喷施,花期应注意切勿喷到花上,否则会引起花瓣变色。在开花高峰期可用0.5%的磷*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对于灌溉水pH值偏高地区,浇水时不能大水漫灌,应采用滴灌方式。滴灌既节省水源又可以防止土壤返盐,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滴灌水进行处理,用*性物质降低水的pH值后再利用。另外,灌溉的水温,尤其喷雾时水温与环境温度不可相差太大,否则容易引起植株病害。 (五)盆期的养护管理      在开花前15天万寿菊需移栽上盆,选用口径20cm、高16cm的花盆,将苗移栽盆内。晴天在傍晚移栽,阴天全天均可。上盆后第1次浇足清水,以后视苗和气候情况,适当*或浇水,直至成活后进入正常养护管理阶段。其间为了补充新栽苗的养分,在栽植后5天左右的傍晚进行根外施肥,用800倍的磷*二氢钾与600倍的*素混合液喷布叶面1次。7天左右移栽成活后,每7-10天追氮、磷混合肥1次。在整个养护管理过程中,20天左右移动花盆1次,以防根系扎入地下。 (六)病虫害*   万寿菊幼苗易感染猝倒病,要注意土壤消毒,发现病情立即喷洒1000倍*托布津或75%百菌清600倍液加以*。潜叶蝇是近年来发生在河西走廊地区的比较严重的虫害,对万寿菊的侵害非常大。*方法:在刚出现危害时喷**幼虫,*幼虫要连续喷*2-3次,农*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红*的侵害也是万寿菊夏季时的主要虫害,可喷施1500倍40%乐果乳油进行*。开花期,易遭到鼠害,在初花期,用蔬菜茎、叶拌毒*放在大田四周及鼠洞附近,进行早期*。
农村的娃
2天前
繁殖 方法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3月下旬-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7枚真叶时定植。株距30-35㎝。扦插宜在5-6月进行,很易成活。管理较简单,从定植到开花前每20天施肥一次;摘心促使分枝。 育苗 1.育苗时间、面积、用种量。育苗时间可根据移栽时间而定。一般春万寿菊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每栽667平方米春万寿菊需苗床20--25平方米,用种约30g。    2.育苗方式 春播万寿菊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以小拱棚居多。苗床选背风向阳,以东西走向为好。苗床的宽度、长度以薄膜大小、管理方便为宜,一般宽度不宜超过1.3m。拱棚高度以60cm左右为宜。薄膜最好选用提温、保温性能好的无滴膜。   万寿菊多用*育苗,亦可扦插繁殖。前法多用于大面积栽植,后法常用于稀有品种培育。*育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通常春播秋花,夏播秋、冬花。*易萌发,可自播繁殖。3月下旬至4月上旬,整地做畦,播后覆土厚度0.8厘米。然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温度20-21℃时播后1周发芽出苗,半月左右叶片达7片,此时即可移植。幼苗生长最适温度15℃。苗高10-13厘米时可定植,株距30-35厘米。早熟品种营养生长期短,约40天开花,晚熟品种约90天开花,花期2个月。   在生长期5-6月份,剪下生长健壮的嫩梢带3-4个节,6-10厘米长,插于阴棚下进行扦插育苗,基质用清洗过的河砂或园土。扦插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2周后生根,3周后出圃定植,约1个月开花。大量扦插时,用全光照喷雾法,基质可用珍珠岩。由于喷雾提高了空气湿度,插后白天可不遮阳,穗上所留叶片可比常规育苗多些。约1周生根,然后进行移栽。 3.整畦施肥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好的土壤。耙深20--25cm,使表层土壤绵软细碎,田面平整。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杂肥200kg、菊花专用肥2kg,土杂肥翻入地下,化肥均匀撒于畦面后,用锄划入地下,然后耙细、整平。    4.*处理 先精选*,剔除杂质和秕籽,确保*饱满。然后对选出的*进行晒种,以*伤病菌,增强*活力,提高发芽率。播种前将*在35--40℃温水中浸泡3--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可用*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剂拌种。    5.播种 播种时应选无风、晴天进行。于播种当天将苗床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将处理好的*拌于细沙土中,分2--3遍撒于苗床。播种后覆过筛土0.7--1cm。    6.苗床管理 春播万寿菊于播种后6--7天出齐苗,苗出齐后应注意苗床内的温度不可超过30℃,以免造成烧苗和烂根。苗长到3cm左右、第一对真叶展开后,应注意通风,防止徒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5--27℃,通风时间应在上午8--9点,不可在中午高温时通风,以免造成闪苗。如遇大风降温天气,停止通风。当室外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应选晴朗无风天,揭开薄膜,除掉苗床内的杂草。如缺水应喷一遍透水,并盖好膜,加大通风口,苗床内浇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间干间湿为宜。   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5℃时应揭膜炼苗,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浇水,进行移栽前的靠苗,以备移栽。 移栽 1.移栽时间 当万寿菊苗茎粗0.3cm、株高15--20cm、出现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2.种植方式 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25cm,每667平方米留苗4500株,按大小苗分行栽植。    3.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以提高地温,促进花提早成熟。    4.浇水 移栽后要大水漫灌,促使早缓苗、早生根。 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 移栽后要浅锄保墒,当苗高25--30cm时出现少量分枝,从垄沟取土培于植株基部,以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同时抑制膜下杂草的生长。    2.浇水   培土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勿漫垄,保持土壤间干间湿。    3.根外追肥   在花盛开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时间以下午6时以后为好,每667平方米喷施*素30g,磷*二氢钾30g。    4.病虫害* 万寿菊病虫害较少,主要是病毒病、枯萎病、红*。对病毒病用病毒威、菌毒清进行*对枯萎病用75%百菌清、多菌灵、乙磷铝、*托布津进行*;对红*在初期进行*,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乳油1000倍液,隔7d喷1次,连喷2次。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每亩用3%呋喃丹或5%甲拌磷颗粒剂0.75—1公斤结合移栽施入土中,红*、蚜虫可用1.8%的虫螨克和速克毙*。    万寿菊病害主要是立枯病、斑枯病、根腐病等。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病害。特别应在*期(开化前)打一次*菌剂。 病害及*措施 真菌感染: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托布津、达可宁等*物。 *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叶枯病:多数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小点,以后迅速向内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严重受害的全叶枯达2/3,病部褪绿黄化,褐色干枯脱落。*以上病害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来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并喷洒多菌灵、*托布津等*菌*剂。 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在高温、高湿或阴雨季节定期喷施*菌*物,在苗木进入休眠阶段喷施石硫合剂进行全面*菌,保证苗木健壮生长,苗木长势强健,本身就抵御了一定的病害侵入. 虫害* 1.刺蛾    主要为黄刺蛾、褐边绿刺蛾、丽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虫,于高温季节大量啃食叶片。 *方法:一旦发现,应立即用90%的*晶体800倍液喷*,或用2.5%的*灭菊酯乳油15   00倍液喷*。    2.介壳虫    主要有白*蚧、*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绵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其危害特点是刺吸万寿菊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所诱发。 *方法:可于其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    3.蚜虫    主要为万寿菊管蚜、桃蚜等,它们剌吸植株幼嫩*的汁液,为害嫩茎、幼叶、*等,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方法: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能粉剂2000倍液喷*。    4.蔷薇三节叶蜂    多在幼虫期,数十条或百余条*集危害,短时间内可将植株的嫩叶吃光,仅剩下几条主叶脉,严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育。 *方法:少量盆栽,可于刚出现时,采摘聚集有大量幼虫的叶片,将其踩*。大量出现,可用75%的辛硫磷乳油4000倍液喷*。    5.朱砂叶螨    一年可发生10代至15代,以成螨、幼螨、若螨*集于叶背剌吸危害,卵多产于叶背叶脉的两侧或聚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可产卵50粒至150   粒,最多时达500粒,完成一代的时间在23℃   至25℃的气温条件下,只需10天至13天,在28℃时,约需7天至8天。高温干旱季节发生猖獗,常导致叶片正面出现大量密集的小白点,叶背泛黄偶带枯斑。 *方法:一旦发现,及时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 6.金龟子 主要为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常以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性,于傍晚振落捕*。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诱*。在成虫取食危害时,用50%的*乳油1000倍液喷*。此外,还有灯蛾、夜蛾、造桥虫、袋蛾、叶蝉、蝽象等危害,可根据不同害虫种类的危害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采摘保鲜 万寿菊应在温度低、湿度大时采切。万寿菊采切过早、往往采切后花朵不易正常开放。一般是在开花前1天~2天采切。 采切的时间与品种有关,通常有4片~6片花瓣已松开*时,即可采切。有时发现,采切后的万寿菊切花,*还没绽开,就过早地垂头了,这种情况主要是蕾期采切过早,花萼还紧包着*。最好在萼片同花瓣成90°时切取。剪切时枝条要有5个节间踞或更长一些的长度,但在枝条上至少要有两个芽。切下1小时后,插入水中吸水,然后按长度分级,10枝一束捆好,用玻璃纸包装。万寿菊切花保鲜期短,不耐长途运输。采切后的万寿菊如果不上市*,应立即入低温库贮藏,贮藏的温度为1℃~2℃,最好是插入水中进行湿贮。湿贮的水质很重要,pH值低,对万寿菊切花有利。注意不要把叶子也插入水中。盛花容器中的促鲜剂是由硫代硫*银和硫*铝组成的混合液。通常万寿菊所有的瓶插保鲜液称为康乃尔*液。若要克服万寿菊弯颈现象,可在保鲜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60×10E-6的醋*钴。加外乙氨-甲酰磷铵可阻止红万寿菊切花烂变及早萎。
香蕉宝宝
4天前

相关效果图

相关资讯

相关问题

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