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 1) 混凝土面没有凿毛, 残渣没有冲洗干净,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 2) 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 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 浇筑上层混凝土后, 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 3) 浇筑上层混凝土时, 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 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 4) 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
( 5) 下料方法不当, 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 6) 混凝土墙体单薄, 钢筋过密, 振捣困难, 混凝土不密实。
( 7) 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 8)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因为在进行二次浇筑时,之前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成型,为了加强新旧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所以要进行凿毛。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外墙施工缝处凿毛: 当基础混凝土浇捣完之后,应立即在基础与上部墙接触面的部位,将事先洗好浇筑混凝土用的碎石子栽到已浇捣好的混凝土里面,石子栽深为碎石子直径的2/3左右,栽石面积约占接触面的2/3以上。等待混凝土终凝后(夏季一般在14~20小时),用铁钩钩去栽石缝之间混凝土表面的乳皮,使其露出沙粒。在支模板之前,将其冲洗干净,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铺一层2~3厘米与混凝土同号的水泥砂浆,以利于上下层新老混凝土之间黏结,保证构件的整体性和防渗性。
回答者: 无心蝶自怜
3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