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的繁殖方式
1、*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发芽试验,掌握*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三叶*的发芽率为75%~85% ,其发芽势很强,播种后2~3d即可全部发芽,4~5d可全部出苗。播种前可用三叶草根瘤菌 拌种,接种根瘤菌后,三叶草长势旺盛,固氮作用增强。拌种的方法是取三叶草根瘤捣碎,加水稀释拌种,以湿透*为准。也可用市售的三叶草根瘤菌剂拌种。
2、播种
三叶可春播或秋播,春季在3月下旬,秋季在9月中旬。南方以秋播为主 ,北方以春播 为主。夏季亦可播种,但播后必须保证表土湿润或用覆盖物覆盖遮荫。三叶建坪的播种量 以8~10g/㎡为宜。每克三叶有1 400~2 000粒*,理论上说,每平方厘米土壤内有1粒*,即可满足成坪的需要。实际播种量比理论播种量要大。
播种时,按地块面积和确定的播种量等分*,将*与干土或细河沙混匀,人工进行撒播。若是大面积建植草坪,可用旋风式播种机撒播。三叶的播种深度为1~1.5cm,*撒入坪床后,可用草坪耙将*耙入土中,也可用沃土或基质覆盖1cm。
3、成坪前的管理
三叶草苗期生长缓慢,草坪建成以前的管理至关重要。*播入坪床后,若预先安装有喷灌系统,可进行喷灌。没有喷灌系统的,可采用自制的喷头,人工喷洒浇灌。每天早晨或傍晚 进行喷洒,始终使坪床表面保持湿润直至出苗。出苗后可减少*次数,但仍需精心管理。苗期管理约30~50d,期间除注意浇水使坪床保持湿润外,还要随时清除杂草,主要是人工拔除,防止杂草危害 。一般情况下播种后4~5d子叶出土。8~10d第一片真叶长出,为单叶。13~15d第二片真叶长出,为掌状三出复叶。20d后长出第三片真叶,苗高达5cm左右。30~5 0d 可覆盖地面,形成草坪。对于夏季播种的坪床,要用稻草或麦秸覆盖,既可避免高温危害, 又可使坪床保湿。待真叶长出覆盖地面时,乘天阴或傍晚时将覆盖物揭去。
4、成坪后的管理
三叶草坪建成后,由于其侵占性强,不需要进行中耕除草。由于固氮根瘤菌能吸收空气中 的氮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因此,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在生长旺季和越冬时,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以保证旺盛生长和安全越冬。盛夏前可进行一次刈割,并浇足水,使植株保持绿色。越冬前再刈割一次,浇足冬水。这样,来年返青时,坪面上无枯黄的枝叶。三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病虫害较少。当发现有叶蝉、象鼻虫、地老虎等害虫时,可用乐果、敌敌畏等喷*。
5、 基质育苗、分栽建坪技术
三叶草除*建坪外,还可采用基质育苗、分栽繁殖的方法建植草坪。这种 方法适宜于在夏季建坪或杂草不易清除的情况。具体方法是,选择一块空闲场地,*土地、
砖地、混凝土地等都行。在场地上平铺一层3~5cm厚的基质,基质可以是河沙、草炭土、蛭石等材料。 将三叶*播撒在基质中,播深仍为1~1.5cm,用人工喷洒的方式进行喷灌,保持基质湿润。管理20~30d后三叶即可成苗。此时,将三叶连同基质一同运往建坪地点,在准备 好的坪床上,以20cm×20cm的株行距分株栽植,栽后加强水肥管理,20d左右即可覆盖地面形成草坪。
三叶草的病害*
三叶虫害主要有:叶蝉、*蝶、地老虎等,平时注意观测,一但发现,及时*。
叶蝉
主要以幼虫和成虫栖息于叶背,吮吸叶汁液。轻者叶片退绿,并在叶片上出现小白点,重则叶片呈苍白色,观赏价值大大降低。*方法:4月下旬检查,若发现幼虫,可以50%的*螟松1500倍液,或以除虫菊酯类农*2000液倍喷*。喷*要均匀,叶面叶背、植株上下里外都要喷到。
地老虎
早春危害根芽,尤其是砂质土和连作地发生较重,有的在地面咬断根茎,有的从地下啃食萌芽,造成植株成片*亡。*除常用的毒液诱*外,可用呋喃丹颗粒进行沟施或*施,每亩用量1500-2000克。此*残效期长,施*后7-8周可免遭危害。
*蝶
是三叶草几大害虫之一。每年4-10月,常有*蝶幼虫危害叶片。尤其是在夏季干热少雨季节发生最重,幼虫能将叶片吃光。受害植物生长势减弱。可在幼虫危害期喷青虫菌*灭。也可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撒2.5%*粉剂,每亩用量3-4斤,效果较理想。
此外,在入夏前,对生长过旺的植株,可进行一次刈割,以利于通风透光,培养壮苗度夏,减少生理黄化。刈割下来的草叶或作为牲畜饲料,或沤绿肥。刈割之后注意灌溉,让其尽快回复生长,增强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