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榻米为*音译,上古时期其生活方式称之为席居制、筵席制。
现代榻榻米多为蔺草编织而成,一年四季都铺在地上供人坐或卧的一种家具。主要是木制结构,形象一点描述,整体上就像是一个“横躺”带门的柜子。一般家庭的榻榻米大部分被设计在
房间、书房或者大厅的地面。
火炕又简称炕,或称大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地方族人也把它引入了皇宫内。盛京皇宫内多设火炕,而且一室内设几铺,这样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如此多的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
根据以上的描述,榻榻米和火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火炕是能够在冬天取火保暖的,而榻榻米是木制的结构,主要的还是作为休息或者是坐卧的地方。
火炕的内部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石板上面覆盖以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就可以使用。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在中国北方一般炕的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利用做饭的烧柴使用火炕发热,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烧炕。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一般“炕头”都留给供家中辈份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榻榻米,首先是经济。它具有床,地毯,凳椅或沙发等多种功能。根据我的估计,同样大小的房间,铺“榻榻米”的费用仅是西式布置的三至四分之一。其次是能有效利用空间。在房间小的情况下,若不摆放床,桌椅之类,节省很大空间。这符合*人国土狭小的实际。
现代榻榻米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选用优质稻草为原料,通过高温熏蒸*菌处理后,压制成半成品后经手工补缝、蒙铺表面的天然草席,再包上两侧装饰边带制成成品。一张品质优良的榻榻米大约重30公斤,刚做好的榻榻米是草绿色的,使用时间长了后,因日照发生氧化,会变成竹黄色,也很好看。榻榻米的构造分三层,底层是防虫纸,中间是稻草垫,最上面一层铺蔺草席,两侧进行封布包边,包边上一般都有传统的日式花纹。一张榻榻米的标准厚度有3.3厘米和5.5厘米两种。它和火炕的构造和成分都完全不同。只是做出来之后外形类似。
“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火炕是北方居民为适应寒冷的气候而发明的取暖睡卧设施.
火炕都是建在房间的南部几乎占近半个房间的面积,三面靠墙,其中南面是很大的玻璃窗。炕沿的下边即北面是二到三尺高的炕墙,富裕的人家是用青砖勾缝甚至还有砖雕,多数人家是土坯垒成后抹一层泥或白石灰,火炕里边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必须使“锅灶-烟道-烟囱”构成一个能够保存并达到火炕每一处的热量、顺利地排出而不漏出烟气的一个有效热循环系统.
进入现代后,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审美心理的改变,*还出现了绣花榻榻米,即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榻榻米表面绣上各种花纹、图案,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审美和装饰需求。并且现代*人随着西洋生活方式的进入,席地起居的生活方式也开始有所改变,在有的*家庭中,人们不再直接
睡在榻榻米上,而是在榻榻米上放床,人睡在床上,这时的榻榻米几乎成了一种地面铺贴材料,相当于地毯。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