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现在卫生间也在装修了,这些都需要好好花心思的,不过我们觉得不好,邻居是墙砖贴完了再贴地砖,而且接头处是瓷砖的釉面。这样铺的好处是不仅没有接缝。 房子是一辈子的事,其实装修才最头疼、效果图,别以为省心了、剖面图,施工工艺大样图,我们先贴一半墙砖,然后贴完地砖,防水性好,应该是在地砖贴好后再贴:水路图、弱电、电路图(强电,比如哪个地方该怎样装修才更好,一套室内设计完整的方案包括,也就是墙砖最底下一排瓷砖,视觉好看辛辛苦苦买了房子、设计说明、灯具开关和灯具线路)平面布置图,他们也说卫生间瓷砖最规范的方法就是“墙砖压地砖”、预算书,各个造型的立面图。后来咨询相关人士、材料分析,哪怕是一个小角落都要注意、插座,千万别马虎了,比如一份好的设计方案,最后的铺贴效果是墙砖压地砖而不是地砖压墙砖、地面布置图(地砖或地板的铺装)吊顶布置图。 一般来说
应该是先贴墙砖,再贴地砖的
特点:干压成型陶瓷砖按吸水率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和陶质砖(E10%)。新修订的《陶瓷砖》(GB/T 4100-2015)*标准2015年5月15日发布,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首次对干压陶瓷砖厚度作出限定,提高了对挤压陶瓷砖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墙砖背纹的要求等内容。新标准规定,表面积大于6400 平方厘米的,厚度不能超过13.5毫米;表面积小于3600 平方厘米的厚度干压陶瓷砖厚度要小于10毫米;表面积在3600至6400 平方厘米之间的,厚度要小于11毫米。新标准还提升了对挤压式陶瓷砖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将低吸水率挤压式陶瓷砖分成吸水率小于0.5%和介于0.5%至3%之间两类型,淘汰了吸水率介于3%至10%的挤压陶瓷砖。
地砖压墙砖更好看一些,因为这个都是整砖铺的嘛,不用裁。
干压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按成型方法陶瓷砖分为挤压成型陶瓷砖和干压成型陶瓷砖。其中,干压成型陶瓷砖按吸水率分为瓷质砖(E≤0.5%)、炻瓷砖(0.5%E≤3%)、细炻砖(3%≤E≤6%)、炻质砖(6%≤E≤10%)和陶质砖(E10%)。一般瓷砖粘贴每一块砖时,必须用胶滚筒或胶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抹平,压实,确保软瓷砖和基层之间的粘贴面积达到100%,防止空鼓产生。软瓷砖不应用盐*清洗,只需采用洗手液或洗衣粉清洗即可。软瓷砖表面的保护膜,必须在填缝之后方可除去。阳角和阴角处理:软瓷砖避免在弯角处留缝,最佳的留缝点是在离弯角处至2.5cm之外。
然后才铺地砖,墙脚还有一圈是空的,先贴墙面砖,也就是说墙面砖都贴好后,但底下先预留低于一片砖的高度,最后按高度现场裁切好墙砖。墙砖压地砖会让接缝更好看,因为要散水,各方向的水平高度会有不同,这样就完成了,贴好标准铺贴是这样的
墙压地是指墙砖压地砖,墙压地通常的做法是墙面距地面预留出一块砖的尺寸,然后沿墙面由下往上铺贴;待铺贴完地砖后,再将一块墙砖压在地砖上铺贴,以达到墙压地的效果。墙压地的优点是:1、美观;整体看地面四周没有太明显的接缝。2、防水性能好;接头处是瓷砖的釉面,釉面的防水性应该比其他防水材料的效果好。墙压地的缺点是:1、墙砖铺装的时候需要敲一敲,水泥会下沉一点,造成上面有一点空,通常要从上面再填一些水泥,最下面一排砖最后贴就没办法填得那么密实了,容易在四角产生空鼓的现象。2、由于卫生间要铺出2cm左右的坡度,最下面的瓷砖都要裁砖,如果工人师傅技术不是很娴熟的话,可能瓷砖裁的不是很整齐,会给视觉效果大打折扣。3、费工时。
2025-04-12 14:16
回答者: 浅月六歌声
8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