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的计算: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1、户型 同一栋楼里一梯一户、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是不一样的,典式楼和板式楼市不一样的。2、套内面积 正如你所说,房子大就多点,房子小就少点3、公共设施 只有楼梯和既有楼梯又有电梯是不一样的,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4、建筑规模 楼梯高度越高公摊越大。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摊比例:多层:8%——15%
1,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2,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即指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卫室、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山墙)、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之外的共用墙体面积。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约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在15%-20%;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约在20%-25%。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上都会注明房屋的公摊系数范围。房屋面积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中心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也以此为准。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公摊面积和房屋设计还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有:1、户型 同一栋楼里一梯一户、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是不一样的,典式楼和板式楼是不一样的。2、套内面积 正如你所说,房子大就多点,房子小就少点3、公共设施 只有楼梯和既有楼梯又有电梯是不一样的,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4、建筑规模 楼梯高度越高公摊越大。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摊比例:多层:8%——15%小高层: 10%——20%高层:15%——30%
点式楼一般是高层,以电梯为中心,围绕着很多户型,朝北、朝南、朝东、朝西的都有,所以有部分户型终年不见太阳,俗称桶子楼,也称塔楼。点式楼一般一个单元有三到四户,呈圆周状分布,所以每户都不会是正南正北,而且房间朝向一般都不会太好,房子前后也不通透,空气流通不好,一般高层楼房都是这样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板式楼一般是多层和小高层,每户的朝向都一样,有很多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有单独的楼梯,每户都并列排列的,户型通透,通风采光好,得房率也较高,俗称条形楼。 点式楼和板式楼各有优缺点:点式楼抗震好、视野开阔,但通风、采光不太好,且公摊面积多;板式楼通风、采光好,公摊面积少,但小区视线即美观性差。
建筑按照外观分,可以分为板式楼、塔式楼,而点式楼是塔式楼的一种。板式楼横切面为长方形,南北通透进深小;“塔楼”一般为中间一个核心筒解决上下交通,住宅户型围绕核心筒布局,面宽小、进深大,具有建筑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等特点,但通透性差;“板楼”则正好相反,其面宽大、进深小,相对于“塔楼”而言,“板楼”的建筑密度要低一些。板式楼房子差不多都是南北朝向,够双面采光,形成闭户穿堂风,通风采光都好。而典式住宅能够更好地集约利用面积,但是存在单向采光和无法形成户内穿堂风的缺陷。板式与点式各有利弊,哪个楼型更好,要看个人的选房原则。一般情况下,板楼的价格会高于塔楼,原来就在于前者的舒适性高于后者,但现在很多开发商开发出板塔结合的产品,满足不同建筑风格和价位需求者,也增加了均好性指标
2025-03-26 13:05
回答者: 海盗78
6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