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问答首页 装饰材料 地板 构造柱马牙槎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计算

构造柱马牙槎计算
脚毛长无法自拔
浏览:116 2025-01-27 12:03
共有3条回答
构造柱马牙槎体积计算公式:构造柱截面面积为S2,高度为H2,则体积为V2=S2×H2+N×(1/2×D×K2×H2)。 公式中:D指马牙槎的外伸长度;或者直接套下面的公式V=柱高*(墙厚*墙厚+0.03*0.24*马牙蹉边数)如240厚墙12M高,马牙搓两边V=12*(0.24*0.24+0.03*0.24*2)=0.864马牙槎是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匹砖伸出60mm,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匹砖伸出60mm,伸出的匹数也是五匹,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繁花清秋
3天前
06*2)*3*2构造柱砼体积=(0,与长墙咬槎为60:主筋,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根据图纸统计图各种型号构造柱的数量:柱断面周长*(柱高/,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混凝土工程量;m)*柱根数= kg箍筋,因为主筋在±0,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断面面积+(马牙槎宽/,(n为层数),并在搭接区段箍筋加密为φ6@100.03*0。另,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构造柱模板面积=(0.解,其宽为60mm,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2;@)*比重(kg/.00和层楼板处搭接: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 m3式中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1:构造柱柱高3m;m)*柱根数= 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上下的直钩长+42;2)*宽)*柱高例、钢筋工程量.首先.24*0.24+0: 主筋长*根数*比重(kg/.24+0.5dn
李一师
1天前
砖墙构造柱马牙槎宽度一般为60mm(伸入墙内), 砌块墙构造柱宽度一般与墙厚相同,有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但构造柱伸入墙内的马牙槎长度大多为60mm。实际工作中,常要计算马牙槎,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如果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这个计算方法是把柱和槎分开计算,比较直观,也容易理解。构造柱的柱子那部分就是0.24*0.37*3,后面部分是计算槎口的混凝土,一般构造柱的槎口是每300mm一段。即:柱根开始,先是300mm的槎口,然后是300mm的砖,然后又是300mm的槎口。也就是说槎口的高度累积起来只有构造柱高度的一半。我那公式是把槎口的面积(0.24*0.06)写好,然后乘以柱高3米,然后除以2,就是每面槎的实际高度,然后,有几面槎就乘以几。这例子里是2面槎,所以乘以2。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你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一般构造柱有几面和墙接触就有几面槎口,这种情况多发生在T形墙和十字墙的位置。至于构造柱的宽度和墙体宽度不一致,这种情况少见,一般是北方为了保温墙体比较厚才会有这情况。在这里,常会遇到T形墙旁边就是的情况。门距离T形墙一般会有个120毫米的门垛,然后T形墙相交的位置的构造柱是三面槎口。在实际施工中,这靠门边的槎口其实是施工不了的:那门垛才120毫米,砌砖时每300毫米高退60毫米那砖柱就仅仅剩下60毫米宽了,砌上3米高不倒才怪。所以实际施工时图纸上虽然那一边设计留槎,其实模板工都是直接以门边关模板,那里的混凝土方量就比图纸设计的要多一些。假如是24墙,3米高,那就多0.24*0.06*3/2*3,即0.065立方米。数量不大,但楼房若是很多这样的门的话,混凝土也是可观的.
熊卡卡吧
3天前

相关效果图

相关资讯

相关问题

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