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设构造柱
砌块墙体整体性差, 容易引起墙体裂缝, 改善砌块墙体整体性的措施之一是在超长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增设构造柱。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围护墙或分隔墙中的构造柱不必砌成大马牙槎, 砌体墙与构造柱之间的拉结钢筋最好采用!3.5mm网眼尺寸20mm的焊接钢筋网, 也可采用厚度2mm的热镀锌钢板。在伸入构造柱内的一端做成燕尾形, 以利于混凝土振捣密实。砌入砌体一端的钢板应钻两个孔, 用水泥钢钉钉入砌块( 如图1) 。钢筋网或钢板拉结件应沿墙高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置。此外, 还可增设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2.预留缝处理
砌体工程常规做法中,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 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 再将其补砌挤紧, 补砌一般采用斜砖。采用此方法,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墙与钢筋混凝土梁( 板) 底面可能会产生裂缝。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最好预留空隙, 可控制在10mm~25mm, 空隙处一般可采用膨胀水泥砂浆( 掺加水泥重量12%的UEA膨胀剂) 嵌填,空隙超过25mm可用膨胀细混凝土嵌填。嵌填外墙时,可在内侧先嵌填, 待先嵌填的膨胀水泥砂浆或膨胀细石混凝土终凝后, 再嵌填外侧, 以利塞实。嵌填后的膨胀水泥砂浆或膨胀细石混凝土应保湿养护, 也可采用柔性材料嵌填, 如玻璃纤维棉、矿棉和PU发泡剂( 条) ,再在表面打弹性玻璃胶条保护。
3.拉结钢筋或L型铁件
砌块墙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或剪力墙相接处的裂缝控制, 可采用拉结钢筋或L型铁件连接。拉结钢筋最好采用!3.5mm网眼尺寸20mm的焊接钢筋网。当采用L型铁件时, 厚度应保证达到2mm, 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或剪力墙间应预留10mm~15mm的空隙, 待墙砌筑完成后, 该空隙用柔性材料嵌填。
4.门窗洞口加强处理
当门洞口宽度>2m时, 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以免门扇开启振动引起与门框接触部位的砌块墙体振裂。窗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梁, 两端伸入墙体各600mm。窗口下一皮砌块的底部应放置3Ф6.5mm纵向钢筋, 最好采用!3.5mm网眼尺寸20mm的焊接钢筋网, 两端伸入墙体长度应≥700mm。
5.减少屋面及墙体混凝土构件的外露面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胀系数比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线胀系数大, 在热胀冷缩循环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砌块墙体间胀缩不同步, 会导致砌块墙或钢筋混凝土梁、柱产生裂缝。针对这种情况, 可将外露的钢筋混凝土柱、梁设计成异形结构, 尽可能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
1、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2、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1、为了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2、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
回答者: 过年回家的
3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