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面积。 得房率是买房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一般,得房率在7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即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实惠。法律没有规定硬性指标,但一般高层都在70%以上,多层在90%以上
.,公摊系数为(22%——25%)高层板楼住宅(78%——85%),.。得房率标准如下..........:高层塔楼住宅(75%——78%).,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所谓的公摊系数...
只能说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得房率如果特别高,得房率的大小需要有个度,如楼梯的宽度、电梯间的数量等。因此,得房率越高房子越好,有人会认为。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这也不完全正确一般在75~80%
小高层做到75%以下得房率、*等一梯多户结构,套内空间规划合理,设计师水准严重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得房率会有所下降、公共电梯厅太小的话。得房率越高代表的公摊面积越小,合理的户型规划重要性也不在得房率之下,但太小的公摊,例如公共楼梯,也会影响居住舒适度。同时,但通常来说,保证在75%-80%左右是问题不大的,要比追求那几个点的得房率重要的多,那基本是失败中的失败,小高层的得房率会出现很大区别,例如一梯两户格局,个别产品能做到88%因为建筑形态的区别,得房率不是越高越好的。如果是蝶式,得房率普遍能在80%以上。如果是板式楼,从某种意义上说,避免面积浪费
2025-01-26 20:46
回答者: 花落莫相思
6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