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降低设备的空气噪音及高速气流引起的再生噪音,排烟口安装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下部为抗性部分,主要加强降低低频噪音、管道变径及导流作用;上部为阻性消声器,采用矩阵结构以使净出风口面积最大化;原风速13m/s,降至6.5m/s。
有的哈,可以给你推荐几款;
WDF-6.3无动力屋顶风机无噪音的价格在440元左右
TSK小型同轴管道风机防潮无噪的价格在240元左右,这个型号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
建议楼主多去市场看一看,了解一下行情。推荐以下离心风机噪声控制方法
1 合理选型
在选用风机之前,首先应确保工艺设计的准确性.要使设计工况点的风量、全压基本上与风网实际运行时的风量、全压相接近.如果设计时余量过大,在实际运行时就要关小风机蝶阀.这样做有3个缺点:(1)导致风网阻力增加,造成全压与动力浪费;(2)因阻力增加而浪费掉的Δp相应产生的噪声ΔLA则不会消失,仍要产生出来;(3)关小风机蝶阀后,造成风机进气(或出气)状况恶化,将增大涡流噪声.
工艺设计完成后,在风量和全压方面能满足生产需求的运行方案有很多,可供选择.这时,应选用在该工况点具有最高效率和最低噪声的风机,以确保运行噪声最低.
2 优化结构
2.1 增强叶栅的*力载荷,降低圆周速度.对于风机采用强前向叶片,且多叶片叶*有利于增大叶栅的*力载荷,在得到同样风量风压情况下,叶*叶片外圆上圆周速度u小可使风机噪声明显降低.
2.2 确定合理的蜗舌间隙和蜗舌半径.增加风舌与叶*之间的间隙δt可降低基频和谐波.气流与叶片作相对运动时,叶片后缘的气流尾迹中,速度及压力均小于主流区,使叶栅后的气流速度与压力分布皆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的流谱在旋转,如果在动叶之后有静叶或风舌,则这种非稳定流动与静叶或风舌相互作用将产生噪声.距离愈近,噪声愈大.但根据有关*介绍进行试验,当δt大到一定程度后,噪声不再降低,却使风机*性能变坏,如风量、风压都有所下降.试验表明:在风舌间隙δt/R=0.25和风舌半径r/R=0.2时,具有最大风机效率和最小噪声(R为叶*半径).
2.3 倾斜蜗舌.风机叶*叶栅气流的周期性脉动速度所产生的周期性脉动*力也使蜗舌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噪声,此噪声大小与脉动*力的剧烈程度及蜗舌的迎风面积有关,把蜗舌做成倾斜式,则同相位的脉动*力的作用面积小了,辐射的噪声也就减小了,蜗舌的倾斜角α可按tanα=(t-2r)/b计算,其中,r为蜗舌半径,t为叶*出口栅距,b为叶片宽度.
2.4 在叶*进(出)口处加紊流化装置.在风机叶*叶片的进口或出口处加紊流化装置(金属网)可以使叶片背面的层流附面层立即转换成紊流附面层,推迟叶片背面附面层的分离,甚至不分离,叶片后缘装上网,网后的气流速度与压力梯度能迅速变均匀,若网在涡区中则可将涡区大大缩小,这对减噪是有利的.
2.5 在叶*上增设分流叶片(短叶片).在风机中,对无分流叶片的叶*,当叶片较少时,在叶片通道后半段易产生负速度区,容易导致气流分离,当叶片较多时又容易产生进口阻塞和气流分离.
2.6 在动叶进出气边上设锯齿形结构.该结构可使叶片上气流层流附面层较早地转化为紊流,从而避免层流附面层中的不稳定波导致涡流分离,使噪声降低.
2.7 在蜗舌处设置声学共振器.当声波传到共振器时,小孔孔径和空腔中的气体在声波作用下来回运动,这运动的气体具有一定的质量,它抗拒由于声波作用而引起的运动,同时声波进入小孔孔径时,由于颈壁的摩擦和阻尼,使相当一部分声能因热耗而损失掉.另外,充满气体的空腔具有阻碍来自小孔的压力变化的特性,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当气体通过共振器时,噪声得到降低.
2.8在蜗壳内设置挡流圈.中低压离心通风机的蜗壳宽度与叶*出口宽度一般较大,气流自叶*进入蜗壳的扩压变大,在叶*前盘外侧与蜗壳间产生大尺度漩涡,使涡流噪声增大,效率降低,而蜗壳宽度又不宜过小,否则将增大蜗壳的张开度,使蜗壳出口端面长宽比过大,给后面的管路连接带来困难,同时也使摩擦损失增加.为了减小涡流区,增强风机进口集流器与叶*进口边间的密封效果,可在蜗壳中加各种形式的挡流圈.
3 消声
风机在高速旋转产生强烈的空*力性噪声,为阻止声音外传播又允许气流通过,在风机气流通道上装上消声装置,使风机本身发生的噪声和管道中的空*力噪声降低,定型常用的消声装置有:
(1)阻性消声器常用片式消声器、蜂窝式消声器、管式消声器及迷宫式消声器等;
(2)抗性消声器常用共振式消声器、扩张式消声器、混合式消声器及障板式消声器等;
(3)阻抗复合消声器常用扩张室—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共振腔—阻性复合式消声器及阻—抗—共复合式消声器.
4 隔声
隔声是噪声控制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措施,利用墙体各种板材及构件作为屏蔽物或利用维护结构,把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受阻而不能顺利通过,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1)单层密实均匀构件隔声,此类构件的隔声材料要求密实而厚重,如砖墙、钢筋混凝土、钢板、木板等,隔声性能与材料的刚性、阻尼面密度有关;
(2)双层结构隔声,在两个单层结构中间夹有一定厚度的空气,或多孔材料的复合结构,一般可比同样质量的单层结构隔声量高5~10 dB;
(3)隔声罩和隔声间,对于体积小的噪声源,直接用隔声结构罩起,可以获得显著的降噪效果,这就是隔声罩,有很多分散的噪声源时可考虑建立一个小空间,使之与噪声源隔离开来,这就是隔声间;
(4)隔声屏是放在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用隔声结构所制成的一种隔声装置.
5 吸声
在墙面或顶棚上饰以吸声材料、吸声结构或在空间悬挂吸声板,吸声体混合声就会被吸收掉,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称做吸声降噪.
(1)吸声材料在吸声降噪方法中吸声材料很重要,常用的有:①纤维材料,包括有机纤维、无机纤维和纤维制品;②颗粒材料,包括砌块和板材;③泡沫材料,包括泡沫塑料、其他等三大类二十几种.
(2)共振吸声结构是利用共振原理做成的各种吸声结构,用于对低频声波的吸收,最常用结构分单个共振式(包括薄膜、薄板结构)和穿孔板吸声结构.
(3)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由板厚和孔径均在1mm以下、穿孔率为1%~3%的金属微穿孔板和空腔组成的复合结构.
2025-04-13 18:22
回答者: 酒窝的深静
5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