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因叶形似竹、树干似柏而得名,此外还有罗汉柴、山杉、铁甲树等别名,其树干通直,叶色浓绿,形态潇洒。竹柏的中、小苗可盆栽欣赏,大型植株则可用于园林绿化,是一种颇有开发潜力的观赏植物。 竹柏为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或暗红色,近似平滑;枝条开展,树冠为广圆锥形;叶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二列,叶片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叶长3.5厘米~9厘米,宽1.5厘米~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色浓绿,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厚革质,无中脉,但有多数并列的细脉。竹柏多为雌雄异株,雄花球穗状,常分枝,多单生于叶腋,少数成对腋生;*球形,直径1.2厘米~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花期3月至4月,*10月~11月成熟。 竹柏原产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阴,怕烈日*晒,有一定的耐寒性。用于盆栽观赏的竹柏可选择1年~2年生的小苗。5月~9月期间注意遮光,可将其放在阴棚及其他无直射阳光处养护,以免强烈的直射光灼伤根颈处,造成植株枯*。生长期需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要经常向叶面及植株周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浓绿光亮,避免因空气干燥使叶缘干枯。盆栽观赏的植株不需要生长太快,因此一般不需施肥,但为了使叶色浓绿,可在生长旺季施2至3次矾肥水。栽培中注意修剪整形,剪去影响植株美观的枝条,摘去老化发黄的叶片,以保持株型的优美。冬季可将其置于室内光线明亮之处,并控制浇水,只要室温不低于0℃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3份、园土2份、沙土1份混合制成。 在南方,竹柏除盆栽观赏外,还可用于园林绿化,植于公园、庭院、街道等处。1年~2年生的小苗根系不发达,单株抗逆性差,移栽后不易成活,因此绿化苗木多选择三四年生的大苗。种植地点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且排水良好之处,低洼积水的地方则不宜种植。可在雨季或春季移栽,移栽时注意带土球,并对枝叶进行修剪,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栽后注意遮阴。 竹柏一般用播种的方法繁殖,*可随采随播,也可在第二年春季统一播种。播后覆2厘米~3厘米厚土壤,并用稻草或杂草进行遮盖。播后20天*开始发芽,之后逐步去掉遮盖物,30天~50天后出齐苗。幼苗因根系发育不完善,积水、*雨、高温、*晒等都会造成*苗,因此平时管理要格外小心。竹柏具有很好的天然自播能力,可在10月中旬将母树周围的杂树清除,将表土翻松整平,等*自然落地后用土覆盖,第二年春天就会有大量的幼苗长出。当小苗高20厘米~30厘米时可将其移到苗圃养护,也可上盆作观叶植物栽培
竹柏,学名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别名:罗汉柴、大果竹柏、山杉、竹叶柏。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称。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生长缓慢,高可达20米。是常见的行道树种之一。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亦不耐寒。原产于*、中国*东南方、*、琉球等地。*之原生分布于北部中低海拔文山地区及南部恒春半岛之北大武山区。
竹柏深受庭园、住宅小区及街道绿化人员的喜爱和青睐。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竹柏应在3~4年后移植,株距以4m、6m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挖*规格视苗木粗细而定,以长0.5~0.8m×宽0.5~0.8m,深0.4~0.6m为宜。移植前,应在*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种植成活后追肥)。竹柏大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cm带土团直径为15~30cm。
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
栽植前应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入栽植*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cm,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2025-01-30 21:46
回答者: 大风大浪就是闯
5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