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现实行塑料大棚栽培,春季大棚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1月下旬~2月上旬。
1、沙垄:根据棚宽挖一有倾斜(以能流水为宜)的槽,倒三角形,上底宽约30厘米,深40厘米,距离沟底20或25厘米架铺铁网,铁网上面铺塑料网(网眼大小以不漏沙为宜),网上沟壁铺一层油毡、一层塑料布与土壤隔开,然后填入沙子与地平,垄距1.2米。两年换一次沙(怕重茬的作物)。
2、水道:在较低一侧垄端垂直挖一排水槽与各垄相通,垄内多余的水、肥可入此槽排出后二次利用,用水泥抹槽防渗且宜流水,在地侧砌贮水池,与水槽相通。
在垄高侧设主管道,直径1.5或2寸,与水泵相连,末端束紧,接出分支管顺在垄上,直径0.5或0.8寸,在苗旁分支管上扎两个*大的洞,末端束紧,为了防止水溅射叶片, 在分支管上盖一层薄膜,经小水泵抽水加压后成半滴半喷式浇水。
主要种法如下:
一、 播前准备
1. 选地、整地
瓜田以休闲地或撂荒地为好,种过瓜的地*作期在五年以上,前作以粮食作物为宜,瓜地周围严禁种植葫芦科、豆科、茄科作物。
瓜地宜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土壤质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0%以上,速效磷含量10ppm、速效钾含量150ppm、碱解氮50ppm,总盐含量0.5%左右,土壤*碱度ph值7-8之间。
瓜田年前最好进行伏耕和秋耕,耕深25厘米以上,并进行冬灌以利压碱和熟化土壤,并可消灭杂草和越冬害虫。
2.施基肥,开瓜
开春后沿瓜田等高线划开沟线,沟距4-4.5米,沟长不超过30米,距瓜沟中心线两侧60厘米处开施肥沟,沟深25厘米以上,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再加上适量化肥混合均匀,化肥用量:**铵20公斤,三料过磷*钙25公斤,或磷*二铵20公斤,**铵15公斤,腐殖*复合肥50公斤,或腐殖*复合肥100公斤。肥料施入沟内后掺土拌匀。
沿瓜沟中心线开沟,沟深0.5-0.6米,上口宽0.9-1米,底宽30厘米左右,瓜沟要求平、直、吃水线一致,并无大土块和植物根茎。
3.播前灌溉
播种前5-7天灌水,灌好播前水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关键,一定要浇足、浇透;一般在80方/亩以上。
4.覆盖地膜
选择70-90厘米宽的透明膜或银灰膜覆盖瓜沟两侧,距离沟底10厘米处沿沟壁向上铺,要求地膜紧贴地面与沟壁,要压平、压紧、压实。一般采用先铺膜后播种。为了避过晚霜危害,可挖*播种后在腹膜,但要及时破膜,解放瓜苗。否则宜造成烧苗缺株。
5.选用良种
应选用目前审定的新品种新密杂7号(8601)、新密11号(86-1)、新密13号(新皇后)、新密15号(香妃密)、新密23号(金密宝)。
6.*处理
播前做好*精选工作,品种纯度和*发芽率均应在95%以上,采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2-3次。在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磷*三钠2%水溶液拌种或采用*干热*,即先在40℃干热恒温进行处理24小时,然后在70℃干热处理5天,再进行催芽播种。
为了预防地下害虫,在上述*处理后,可再用50%的锌硫磷乳油100倍液均匀的喷洒在*上,置阴凉处堆闷1-2小时后播种。
二、播种
要适时播种,一般应掌握在晚霜过后,土表下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4℃左右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瓜地,可在4月20日前后播种,不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期可适当后移,准备储藏的冬瓜,播种期可延迟到5月20日左右。
播种方式可采用打孔*播,沿瓜沟水印线,人工挖*,*距视品种的熟性而定。早、中熟品种,单蔓整枝株距0.45米,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双蔓整枝的株距为0.6米,播种深度以土壤质地和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定,土壤沙性大,墒情不足,可适当播深,覆土稍厚;土质粘重,墒情较好,播种浅,覆土薄。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每*播2-3粒*。
三、 扣棚
保护地小拱棚栽培哈密瓜,扣棚前需要提早整地、开沟、施底肥、灌水、铺膜。
1.提前选购拱棚架材,拱棚架材选择竹片、竹竿、冷拔丝均可,但竹片的拱棚效果最佳,竹片宽度约2-4厘米,长度250-280厘米,使用前将两头削尖以便插入地下。
2.选购拱棚塑料,塑料宽度220厘米。选购麻绳和塑料绳用来连接每个拱架,每个拱架距离150厘米左右。
3.拱棚高度100厘米左右,以便于工作人员入内*作,拱架拱好后即可覆盖塑料,塑料一定要平展,确保透光性好。塑料盖好后把两边用土压实,用麻绳或塑料绳斜拉将拱棚固定,以防大风毁坏拱棚。
4.及时放风,确保瓜苗正常生长,放风时间长短、风口大小根据棚温和棚外温度而定,当棚内温度达到35℃时,应先从拱棚两头放风,随着棚外温度的升高,还要从两边慢慢放风,放风不能过急过快,以免造成瓜苗萎焉或水份流失,从而抑制瓜苗生长。风口由小到大,由一个风口到多个风口,进行苗期适应性锻炼。当棚内温度与棚外温度相同时,可将拱棚塑料全部揭去,从而使哈密瓜能够正常伸蔓,提早结瓜,提早上市。
四、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
一般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3天之内应立即查苗补种,补种的*应进行*消毒,然后浸种催芽,*露白即可补种。
2.间苗、定苗
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留2株,间苗时注意间去弱苗及病苗。4-5片真叶时定苗,每*留1株健苗。如果精量播种,可在4片真叶时,将间苗、定苗一次完成。
3.中耕除草
中耕松土即可提高地温,又可保墒和铲除杂草。未覆盖地膜的瓜田,瓜苗出齐后可用手铲在瓜苗周围松土、垄土,并结合除草。中耕深度20厘米以上,在瓜苗伸蔓前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拔除播种*周围的杂草并随时封严*口。
4.倒蔓
5-6片真叶时进行倒蔓,倒蔓时将根茎部靠畦内一侧的土壤轻轻扒开后,使其成为一个5-7厘米深的小槽,然后顺势将瓜蔓倒向槽内,并抹去茎基部的第1、2个侧蔓。与此同时在根茎基部培10-20厘米的疏松干土。
5.整蔓、留瓜
哈密瓜的整蔓、留瓜根据品种而定,早中熟品种,例如:红密宝、红太后、新密15号(香妃密)、新密13号(新皇后)等可采用单蔓整枝法;中晚熟品种,例如:新密杂7号(8601)、新密11号(86-1)、新密23号(金密宝)等采用双蔓整枝法。具体整枝方法可根据当地种植甜瓜习惯而定。
单蔓整枝:主蔓(一次蔓)不摘心,抹去基部第1-4片叶子的侧芽(二次蔓),主蔓5节以后的无雌花子蔓或有雌花但不留瓜的,可留1叶摘心,有雌花的子蔓留2片叶摘心。留瓜节位最好在第6-7节子蔓上。
双蔓整枝:瓜苗长至4-5片真叶时主蔓摘心,并抹去基部第1-2片叶子的侧芽,留第3-4节上的两条子蔓,其余均抹去,孙蔓(三次蔓)长出后,无雌花的抹去,有雌花的留2片真叶摘心,留瓜节位在第2-3节的孙蔓上。整蔓待幼瓜长至鸡蛋大时即可停止
结合整枝可用土块或树枝交叉法压瓜蔓,用土块压蔓,要先将压蔓处的土划一条小槽,将瓜蔓顺势放在小槽内,在压上土块。全生长期共压蔓2-3次,直至封垄为止。
6.追肥
地膜覆盖栽培的瓜田一般不在追施有机肥,若基肥不足,可追施部分饼肥或化肥。追肥必须在雌花开放前进行,在两株瓜苗之间,距沟沿下方20厘米处挖*,每亩追施磷*二铵20公斤,*素5公斤,油渣150公斤。第一次果实采收后,可进行第二次追肥,根外追肥可采用:(1)磷*二氢钾200克加*素300克,分别配成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三的溶液,(2)黄腐*30-50克,配成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溶液。(3)喷施宝5毫升加水50公斤。上述溶液在清晨和傍晚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
7.灌水
灌水次数、灌水量以土质、瓜沟大小和地下水位的高低而不同。苗期在保持土壤一定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控水蹲苗,以利于幼苗扎根,苗期一般灌1-2次水,田间持水量以65%为宜,地膜覆盖栽培的瓜地一般开雄花前不灌水,始花期灌第一次水,开花座果期一般灌2-3次水,田间持水量以80%为宜,果实膨大期须水较多,一般隔7-10天灌水一次,持水量以85%为宜。此时气温较高,为减轻疫霉病的发生,应避免中午浇水,并且要少浇,浇水深度以沟深1/2-1/3为宜,果实成熟期浇1-2次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沟深的1/2为宜,田间持水量以55%为佳,果实采收前10天必须停止灌水。
瓜地以浇井水为宜,灌水要求单沟灌不能串灌,切忌漫灌和串灌。
8.*病虫害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的方针,在掌握现有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病虫与作物、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生态条件,采取综合*措施,达到抑制病虫发生,减少或控制危害的目的,在认真贯彻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还需配合化防规范进行*。
9.采收
采收适时是保证商品瓜质量的关键环节,采收时商品瓜中心糖含量必须达到13%以上,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收时留1.5-2厘米长的果柄,瓜堆要遮阴,避免爆晒,减少损失,严禁生瓜、烂瓜投放市场。
1、大田准备:秋季哈密瓜选地应远离大棚瓜田和蔬菜田,并要完成清洁田园,深翻施肥,开沟作垄等。
2、适时播种:既要考虑避开高温、台风、*雨等灾害性天气,又要注意哈密瓜生长发育后期对温度的要求。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发芽率。
3、通风促花:浇施复合肥浸出液作基肥。并在哈密瓜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号,促进花芽分化,以利于哈密瓜及时开花坐果。坐果前注意通风降温,坐果后强调保温增温,特别防夜间低温。
4、浇肥水:坐瓜后施用复合肥,以水调肥浇施膨瓜肥。并在香瓜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长周期不落花、不落瓜、无裂瓜、无畸形瓜。
5、病虫*:以防为主,综合*。采用高畦栽培,棚内地面全部覆盖地膜等措施,控制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要勤于检查,加强管理,发现病虫,及时选用生物性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2025-01-30 16:04
回答者: 傲气的勇敢
3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