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重的货币超发+资金流动渠道匮乏
货币超发的原因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单用*说说货币超发严重到什么样。2012年底,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接近100万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65倍,甩出GDP涨幅八条街,同期的美国M2折合*币也不超过60万亿元*币。如果用M2/GDP来衡量货币超发情况,美国只有0.6到0.7,中国则高达1.87。(感谢*帝@chenqin指正错误)
这么多热钱流向哪里?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都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尤其是近十年汇率从8一路干到6,以及2008年来的经济波动,让很多出口企业、实业都遭到重创,创业环境不理想,创业信心不足,通货膨胀又让现金不断贬值,使得房地产成为吸纳热钱的最大渠道。
事实上,不断高攀的房价在近十年都扮演着中国经济的消化池,消化着大量的货币超发和肿胀的发展泡沫,否则今天的通货膨胀率、CPI增幅肯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和承受力,社会稳定一定会出现大问题。面对老百姓来讲,无非是一个直观的选择题——房子一年涨一倍和超市所有商品一年涨六倍你选择哪个?
2、贫富差距扩大+财富向能源和*型阶层集中
首先贫富差距扩大是货币超发的一个副产品,因为超发的热钱基本被少数人圈走,普通的打工者、工薪阶层收入增幅是有限的。但这不是全部,和上一条一样,财富进入这些人手中,仍然面临的是流向问题。上一条说了选项的局限性,这一条要说的是选择者本身的局限性。
由于特殊的市场结构和经济现状,正常的努力创业致富所占的比例无法和完全的市场经济*相比。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最容易致富的基本是两类:能源和*。能源指的是挖煤挖矿的,*指的是靠背景、渠道的。他们的共同点是:挣快钱,且生意需要的循环投入少,会迅速积累现金,同时对自身素质文化要求不高,观念比较局限。
所以这些人有了钱能干什么呢?就是你所能看到的了:全世界买奢侈品、艺术品、豪车,*场一夜千金,各种包养,但和买房子比起来,这些还是小钱。大宗的资金,最终主要还是流入了房地产。事实上,如果你关注艺术品市场的话,你会发现其涨幅远远甩开房价,归根到底都是一样的原因,只不过体量小又不关系国计民生,所以我们注意不到罢了。
3、人口红利+经济结构转型
人口红利是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房地产也是当中最大的获利者,大量的刚需消费基本靠着人口红利在支撑——两家三代攒出一套房的首付——这些年刚需市场里买房的80后,有几个首付是靠自己打工挣出来的?
这当中不能不涉及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这使得我们父母一代这辈子基本没有类似于买房这样的大宗消费支出,才得以为下一代提供资金。同时,独生子女政策又保证父母可以用全部财力帮助一个孩子,父母一辈兄弟**众多也变成了一项资金来源(借钱啊!)……总之,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为近十年的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大市场。
人口红利还能吃多久?唱衰房地产的人估计是3-5年,但我相对乐观的估计是8-10年,因为接下来走入社会的90后依然有类似的状况,并且比80后更具优势——他们有积累更丰厚的父母——60后。
在我看来,60后是建国以来最幸运的一代:大饥荒和wen革时还小,上学时学校已逐步复课,考*时高考恢复,*了赶上改革开放,工作几年迎来中国经济第一个活跃期和充满不可复制的财富积累机会的90年代。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富二代”现象更多地出现在90后身上。所以,我判断8-10年之间,90后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购买力仍然会支撑起一个巨大繁荣的行业。
4、可怕的传统置业观念+物质社会下的不安全感+残疾的租房市场建设
讨论上一条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父母一代积累的财富用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一定或者首先是买房子呢?在第1、2两条里,我们说热钱去买房是因为没有其它理想的、大宗的投资渠道以及掌握热钱阶层的局限性,但对于80、90后来说,恐怕花钱的方向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本条标题这三个原因。
作为一个上千年以农立国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狂热的土地和家产*症,“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是根深蒂固的观念,经商挣了钱首先一定是买房买田,然后纳三*四妾(和今天别无二致啊)。而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文化已经严重落后而无法和经济匹配(CCP系统性的摧毁了中华文化),整个*土豪化、物质化,*的自我认知商品化,老百姓要靠一套房子带给自己最基本的生存安全感,终于导致了今天“没房子=没老婆”、“房子=人生成功标尺”等观念自主不自主的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构成刚需市场如此巨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使中国成为年轻人最热衷买房的*。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各国首次置业的年龄调查,我记得07年看过的一个*,美国居然是42岁,欧洲也普遍在30岁以上。
这时一定有人会说,我也想以后买房,我能顶得住父母和社会*的压力,但租房住的品质实在太低(四处搬家、随意涨价、没有归属和安全感),这就要说到本条的第三项了。中国ZF一直以来忽略着对租房市场的培育、建设和管理(仅仅是廉租房完全不够,需要着眼于不同财富阶段、不同价位和品质的所有租房细分市场),在中国ZF的诸多不作为中,我认为这是最丧尽天良的一项。置业观念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前提是有足够稳定的租房环境。发达*的ZF实际上在这一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保证国民可以在一辈子不买房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居住的困扰。我曾在这个回答全面征收房产税是否会导致房价大跌?中也提到过:
一个价格合理、*充分、管理有序的租房市场,其实是最有效减少刚需客*的大水池,将从很大程度上调节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一个成熟的租房市场对中国社会面貌的改变会是难以估量的:年轻人的财富和消费能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不再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用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去追求更多非物质的生活,对财富、工作、生活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观都会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新兴中产阶级什么都能做的出来,大家发挥想象吧。
【1月14日补充】租房管理的具体问题有朋友提出来了,热烈欢迎来讨论如果*打算改善现在混乱的租房体系,你认为有哪些应该做的?如何借鉴美国、德国等*的经验。
5、投资拉动型经济+城镇化+有中国特色的ZF职能
最后,说回到卖地的问题。
其一,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消费的增长比较给力但没有什么质变,出口这几年是最受影响的,应该说始终还是大量依赖于投资这一项(比如wen的四万亿怪胎)。而城镇化则是能够拉动巨大投资的行为,其中又属房地产是主力部队,其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巨大,覆盖面广,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原因。所以ZF卖掉一块地,不仅仅是获得土地财政收入,也同样是对地方经济整体的一个拉动,一个地产可以养活的人太多太多了。
其二,我们说两税制以后ZF缺钱,卖地才能提高财政收入。问题来了——为什么ZF要收那么多钱?因为ZF花钱的地方多呗——为什么花钱的地方多?因为他们管的宽,没人管他们。这其实进入一个更大的命题了:充分的市场经济甚至现代文明下ZF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羡慕很多“小ZF”*,因为人家的ZF基本只提供必要的服务,以及管理一些国计民生的产业,大部分都交给企业来做,不仅市场运转效率高,ZF需要花的钱也少,相对也更加清廉。而我们的ZF肩负太多的职责,触角广且深,更不要提养着多少无用的机构和闲人以及*的消耗了。
回到文章最初,我之所以用”中国房价现象“而不是题主所说的”中国房价高“,是因为这从来不是个孤立的问题,是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这一步一个几乎必然的结果,这背后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和社会观念、ZF职能*等一些基本要素共同结果的一个现象而已。一个让全世界都乍舌的高速发展*,一个让西方打破意识形态*不得不贴过来的经济体,总会练出点儿邪门的东西来,欧阳锋都静脉逆行了,东方不败都挥*自宫了,房价有点儿吓唬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个人看法:
一,物价上涨,建材也涨,如钢筋 水泥 沙子,
二,人工费上涨,几年前一个民工三五百可以干,现在一 个小工给他们800也不干.
三,土地*越来越珍贵,*限制,导致土地供应量减少,并且实行了招拍卖制,无形中土地价就上去了.这个成本相当高的.
四,开发手续更复杂
五,市场炒作
六,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太快,供应失调,导致供不应求.(当然,可能会有房子没有买,那可能就是贵,或者面积太大)
要说根本原因,人们手里的钱不值钱了,放银行也不行,那就投资,炒房,炒股,所以根本就得想法让老百姓手里的钱不贬值.
12月1日,备受关注的11月份“中住288指数”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11月,监测反映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房价变动趋势的“中住288指数”为1083.3点,环比上涨0.77%,这是从2012年8月开始,全国一手房价格指数已延续16个月上涨。 一线城市房价几乎都达到了历史高位,房价收入比也大多超过20:1。 毫无疑问,房价畸形上涨已经给百姓造成了很大压力,远远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范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房价呈现畸高状态且居高不下呢?这里小编总结了中国房价上涨的十大因素。 一、*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扶持 房改以来,中央*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寄予厚望,希望房子也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化来满足民众的需求。 房价上涨给*带来的好处自然不用多说。首先是政绩,中国房价上涨,会促使经济在短期内的呈现繁荣景象。其次,房价上涨带来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收获这么多好处的情况下,*必然会对房地产业大力扶持。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用金延期支付、给予房地产项目极低的资本金比例等。因此,*对房地产的扶持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 二、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支持 中国房价上涨的时期,银行不管是给予房产商还是个人的贷款,都能带来很可观的收益。因此,房贷一直被银行视为优质产品。于是乎,不正当贷款竞争、假按揭、违规放贷等丑行便充斥楼市。所以说,银行的资金支持也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三、房地产商追求*利心态,投机炒作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度繁荣给很多房产开发商带来了*利。为了持续获得这种*利,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一度盛行,个人及机构炒家大肆囤房、提价而沽,炒房团则与开发商联手炒作、控制房源。大名鼎鼎的“温州炒房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房地产商过分地追求利润,也导致了中国房价的上涨。 四、部分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的错误导向 很多新闻媒体为了博取受众的关注度,大肆刊登房价上涨的相关报道,这些新闻也很容易让本就非理性的百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还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学着大肆抛出房价永恒上涨的言论,为房地产商摇旗呐喊,更是误导了百姓,百姓受到误导后便会衍生错误的买房观念,也导致了房价畸形上涨。 五、中国百姓非理性的投资观 在以上种种的因素下,很多人担心房价继续上涨或者是希望通过购房获取*利便盲目买房。很多人没有买房条件的人也节衣缩食,倾尽积蓄成为房*。除此,稍微有点积蓄的人,也会将投资房产作为唯一的投资渠道。这些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向楼市,从而促使中国房价的上涨。 六、*历次失败的房市“空调”政策 2003年以来,各级*多*调控房价,十年间房价却持续大幅上涨。究其原因,十年间,各类调控措施主要是针对购房者,但单方面抑制需求的调控难以见效。结果,随着房价越调越涨,导致中国房价的持续性上涨。 七、房价上涨导致土地上涨,土地财政推高房价 房价上涨导致土地上涨,而地方*也依靠土地增加财政收入。最终产生一种“鸡与蛋”的交叉影响,土地的上涨反过来推动房价的持续上涨。 八、通货膨胀推高房价 100年前,5两黄金就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 10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黄金只能买到北京四合院的半个厕所。 去年底,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曾说:这十年过程中货币涨了多少倍?五到六倍。房价是多少倍?五到六倍。换句话说,房子一分钱没有涨。因为货币贬值了,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讲,应该是没有涨。 九、中国的城市化需求 中国市场经济前,户籍都是固定的,还有些人被发放到农村去上山下乡。而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政策一解除,城镇人口骤然增多。但是城市土地是有限的,现有的住房面积满足不了城市化的需求,供不应求,那市场的调节手段只能依靠价格了,这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十、造房成本的增加 房屋拆迁费提高,建材价格上涨,能源、原材料紧张价格上涨,都会导致中国房价的上涨。
2025-04-15 01:13
回答者: 保驾护航
3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