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雕的题材纹样包罗万象,其包含的吉祥寓意一般都是借用象征、谐音、表号等表现手法,借物抒情,借物隐喻,表达出人们对吉祥的追求。吉祥文化成为一种观念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创作中都有对“吉祥”的要求。
“吉,善也;祥,福也”,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因此,祈福禳灾、趋吉避祸成为中必需的精神慰藉。在人们的生活需求中,对婚丧嫁娶、生子继嗣、延年益寿、金榜學名、升官发财、丰调雨顺、五谷丰登等都极为重视,这种以生存为核心的要求始终用善呼唤着人们生命深处的纳吉意识,并自然而然地通过民间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木雕,无论是建筑中的梁枋、斗拱、撑拱、挂落、
门窗的雕刻,还是
家具中的抽,斗、
挡板的雕饰,都具有深刻的寓意内涵,并且也已深深地融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以下是富有吉祥寓意的常见木雕题材:
福寿三多,由佛手、桃和石榴组成,即宏福雾寿、多男子,俗称“三多”,也称“华封三祝”。佛手,形同人手,相传带有佛的力量,能使人吉祥,同时,佛手的“佛”与“福”谐音,也带有多福的寓意。桃,因神话传说*,一般象征长寿,常称“仙桃”、“寿桃”,来祝人寿诞。石榴,因为多子粒的特征,被作为多子多孙的象征。“福寿三多”在民间木雕中多见,是多福多寿多子攀的祝颂之词。
送子观音,是民间木雕常见的题材,主要流行于江南以及闽、粤、台等地。相传佛教中观音本为*,因富有慈母之爱、女之美,,为了迎合民间世俗心理,便。将观音改造成*身份。观音的送子职能,与中国生育*信仰有关系,为了保佑自己的族系延续,人们将观音塑造成了一位担负生育职能的女神。久不生子的妇女只要烧香叩拜、祈求观音,她就会给你送来子女。她既可以保佑人们早得贵子,而还保佑生儿顺利。所以每年观音香会时,都有众多求子求福之人。
五福捧寿,又称“五福临门”,多用于贺寿图案。在民间传统祥文化中,借“蝠”与“福”谐音,蝙蝠被看成是一种祥瑞动.寓意“福”—,在民间木雕中,或者是五只蝙蝠环绕一团寿字飞,或者是五只蝙蝠在如意云头中展翅,寓意福寿双全;有时还采用五只蝙蝠围绕一个“万”字,称为“福寿万代”。
麒麟送子,寓意早生贵子,子孙贤德。民间习俗认为麒麟有送子的职能,它的出现预兆将有贵子降生。俗话说“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人们希望多生子,也希望所生孩子仁厚富贵。在
装饰图案中,形象多是童子骑麒麟、戴长命锁、持莲抱笙,取“连生”谐:麟角挂“玉书”,有些配有送子之神或仕女。与麒麟相关的吉祥题材还有“麒麟祥瑞”、“麒麟如意”等,在民间木雕中应用很广。
中国传统木雕的吉祥寓意题材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结合。这些寓意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敬仰和祈求佑护的实屡用功利心态,而且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形成了善恶、美丑的审美观念。古代艺人都是根据世俗情感和传统观念来确定木雕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始终贯穿着源于家审美理想的中国艺术特质。这种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一种永恒的心理特征。